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中国传统武术中,冠名八法拳的只有一种,是山西拳种八法拳。名称中包含“八法拳”字样的,有四种,分别是:心意六合八法拳、少林五形八法拳、少林八法拳、岳飞八法拳。这五种都叫八法或包含八法的拳术,其八法的涵义不尽相同,下面一一简单介绍。

一、八法拳

八法拳起源于山西大同,是一个优秀的、稀有的地方拳种,在全国各地都有流传,但主要流传在发源地古都大同。

八法拳始创于清末(约1906年左右),由清末著名武术家、少林技击传人、同盟会早期会员、大同辛亥革命领导人李德懋(茂)(字官亭,大约1876——1953)根据少林、形意、通臂、炮捶、劈挂、弹腿、功力、翻子等多家拳法的精华所创。

八法拳的主要内容有拳、刀、枪、剑、对拆等套路,以及铁砂掌、九转还阳功、擒拿等内、外功法练习,由于过去老一辈拳师大多是口传心授,其中,部分老谱几近失传。八法拳由于技击性强,在战争年代成为晋北旧军队训练擒拿格斗的必修课。

八法拳朴实无华,崇尚技击。套路短小精悍,动作沉稳紧凑,拳架架构严密,没有大跳大跃动作,其拳法重攻防技击,出手快速有力,回手不刁即擒,不挂即裹。劲力上讲究“冲、钻、裹、拧、劈、撩、化、掤”八劲,在实际运用中恪守打、抓、截、拿、踢、靠、闪、震等八法。八法拳是一种综合拳种,八法拳结构编排严肃,动作朴实无华,快速多变攻防兼备,招招注重实用,演练起来刚劲有力、紧凑迅猛,能够提高人的灵敏和应变能力。

八法拳的功法训练有铁砂掌、九转还阳功等内外功法练习,其核心功法是九转还阳功,脱胎于古传易筋经,是铁头功、铁臂功、铁布衫、一指金刚等软硬诸功之母功,被誉为“八法门的易筋经”,简单易学,上功快。

八法拳历代名手辈出,经过李德懋、李天赞、武世俊、王占斌等几代拳师的不断实践和发展,至今已传承五代,尤其是八法拳第三代代表性传人武世俊,是八法拳传承和发展史中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其专著《八法拳八法枪》(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后,更引起了海内外武术研究人员、爱好者的关注和青睐。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二、心意六合八法拳

心意六合八法拳。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安徽省的传统拳术。相传为后唐,北宋年间陈抟所创。心意六合八法拳曾是前中央国术馆的必修教材内容。六合是旧时道家的说法,放之弥六合,包罗"小天地"指的是"天地"。本拳种的六合是"体合于心,心合于意,意合于气,气合于神,神合于动,动合于空"。前面五合比较容易理解,这"空"即"虚无"或"无为",是静寂的意思,指运动时处于似动非动的状态,讲到底即是达到自发本能运动的程度而渐入化境。

六合八法拳的八法指:一是气--行气集神;二是骨--骨劲内敛;三是形--化象模仿;四是随--圆通策应;五是提--顶悬;虚空;六是还--往来返复;七是勒--静定守虚;八是伏--隐现藏机。达到"开阖升降","化象虚空","神形清灵","动定静通"。六合八法以"六合为体","八法为用"。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三、少林五形八法拳

少林五形八法拳是汉族传统拳术之一,属于北派少林。其源于宋末元初时期的“少林大金刚拳”,至明末清初与当时秘传于少林寺的“五拳”(即龙、虎、豹、蛇、鹤五拳,据记载为嵩山少林寺拳法宗师 白玉峰所创)互为精华,融为一体。传至清末已逐渐形成为具有独特北派风格的“少林五形八法拳”。这套拳术具有拳禅一体,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特点。内容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少林五形八法拳,不仅练艺,而且主张“练身修心”。如龙形拳法,主张以意为先,凝神守中,主练“神”。这对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良好作用。虎形拳法,腰实臂沉 头正身直主练“骨”。有助于调节体形,锻炼腰、腿、肩、背肌肉和促进骨骼生长,尤其对培养青少年的正确姿势,促进正常发育很有益处。豹形拳法发力迅猛,拳势暴烈,主练“力”。可增强劲力,提高灵敏、速度等素质。蛇形拳法柔巧迅疾,主练“气”。不仅能锻炼深长的呼吸,增大肺活量,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血管的功能。鹤形拳法稳实轻柔,聚精凝神,主练“精”。可培养人的内在精神,使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有益于提高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

少林五形八法拳术其内容包括:第一路108势、第二路72势拳法;以及《少林十大功法》、《中国秘传长寿功》 等两部功法;其兵器包括:少林镇山棍、步战刀、少林提炉枪、金刚大刀、金刚剑、金鎚刺、双手带护刀、月牙铲等。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四、少林八法拳

少林八法拳是金元时期秋月和尚在五拳的基础上增编的,属少林拳体系,他根据虎扑、马奔、豹窜、鹤刁、蛇缠、龙腾、猴跃、燕飞之八形,着莫和推敲出八法。设计出步型、拳把和技法,具有结构紧严,节律紧奏、形态逼真,独具一格的八法拳,亦名少林八法拳。

少林八法拳,猛灵柔刚变。

猫鼠狗计闪,兔滚鹰善翻。

猴抓猛虎扑,马奔蛇多缠。

出拳如流星,回手如闪电。

腰动如蛇形,百节首注眼。

脑统三百招,迎交千万变。

苦练八拳法,成才二十年。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五、岳飞八法拳

岳飞八法拳是岳家拳第八套拳术,它以残,疾,援,断,牵,捺,吸,逼八种技法为主,是岳家拳拳术套路中最重要的一套拳术套路。岳家拳为宋朝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最初用于军中练兵作战,而后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和整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岳家拳历经数百年不衰,并能流传于世,与其具有独特的风格特点是分不开的。

据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后裔在湖北武穴已相传三十三代,近两千多人。自宋代至今,岳家人对岳家拳的练习从未间断,而岳家拳的最初拳谱,就保留在《岳氏宗谱》中,是岳氏家谱的一部分。1986年,岳飞后裔、岳家嫡传拳师岳进将岳家拳古拳谱原本捐献给国家,自己仅留下复件,这才揭开岳家拳神秘面纱。同时,岳飞爱将张保的后裔在岳家拳传承上也是繁衍兴盛,根据祖训,张保家世世代代学练岳家拳。共同挑起了传承岳家拳之重任。


五种不同的“八法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