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禹州市崔張漢墓出土的銅錢

編者的話:

在眾多的考古發現中,錢幣是出土文物中的小個子,經常被湮沒在各種考古發掘報告中難覓其蹤,在此,我們會不定期為大家搜尋一些考古發掘中的錢幣資料,為廣大愛好者、研究者提供一個備份和參考。


崔張墓地位於河南省禹州市梁北鎮崔張村西北部,北距禹州市區約 5千米 。2004年 6~l0月,許昌市文物 考古研究管理所(原許昌市文物工作 )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進行全面考古調查時發現該墓地。2005年10~12月,對墓地進行了考古勘探 ,勘探面積約 20000平方米,發現古墓葬 56座。2006年5~l1月,經河南省文物局批准 ,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託,對禹州崔張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達4000平方米,清理古墓葬 6O座 ,其中漢代墓葬58座,清代墓葬2座。現將出土銅錢較多的兩座墓葬信息摘錄如下:

2006YLCM1,墓葬形制為豎穴墓道洞室小磚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205°。由墓道、墓門和墓室兩部分組成。出土遺物共計l4件,包括陶器、銅器、鐵器、骨器等,另有銅錢 31枚。銅錢(M1:10、11、15-18、21)有五銖錢、大泉五十和契刀三種。

五銖錢,7枚,圓形方穿,穿背面有郭,部分正面穿上有一橫郭,穿左右兩側篆文“五銖”二字。分為有郭五銖和磨郭五銖兩類。有郭五銖5枚,標本M1:15-4,郭徑2.7、穿寬0.9釐米,重3克。磨郭五銖2枚,標本M1:15-5,錢徑2.42、穿寬0.9釐米,重2.6克。

大泉五十23枚,圓形方穿,穿兩面有郭,正面穿之四周有篆文“大泉五十”四字。標本M1:11-4,郭徑2.8、穿寬0.8釐米,重6.7克。

契刀1枚,無刀身。圓形方穿,穿兩面有郭,正面穿左右有篆文“契刀”二字。標本M1:10,郭徑2.92、穿寬0.8釐米,重8.9克。

河南禹州市崔張漢墓出土的銅錢


2006YLCM33,墓葬形制為豎穴墓道洞室小磚墓,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寬於墓道、方向22°出土遺物共計39件,包括陶器、銅器、鐵器、鉛器、琉璃器等,另有銅錢136枚。銅錢(M33:13)有五銖、大泉五十和貨泉三種。

五銖錢3枚,均為有郭五銖,圓形方穿,穿背面有郭,部分正面穿上有一橫郭,穿左右兩側篆文“五銖”二字。標本M22:13-3,郭徑2.6、穿寬1釐米,重3.7克。

大泉五十,128枚,圓形方穿,穿兩面有郭,正面穿之四周篆文“大泉五十”四字。標本M33:13-30,郭徑2.65,穿寬0.7釐米,重3.1克。標本M33:13-48,郭徑2.65、穿寬0.75釐米,重3.5克。標本M33:13-91,郭徑2.4、穿寬1釐米,重1.7克。

貨泉,5枚。圓形方穿,穿背面皆有郭,正面穿左右兩側篆文“貨泉”二字。標本M33:13-132,郭徑2.35、穿寬0.6釐米,重3.7克。標本M33:13-134,郭徑2.25、穿寬0.7釐米,重2.4克。

河南禹州市崔張漢墓出土的銅錢


M1和M33兩座墓的墓葬形制相同,均出土王莽時期的銅錢。據《漢書·王莽傳》記載可知,大泉五十、契刀始鑄於居攝二年,即公元7年;貨泉的鑄行年代在天鳳元年,即公元14年。綜上所述分析,Ml的年代應為王莽時期,M33的年代應為王莽及其稍後時期。

(資料引自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許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河南禹州市崔張漢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8年第2期,整理:雅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