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陰謀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陰謀

首發: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昨天讀者留言,提到劉強東的事,本來這事兒不在良叔的射程範圍內,但是今天談的這個話題,劉強東事件倒是一個很好的引子。

當然,事情還沒最後定論,按良叔的習慣,也不會這麼早下結論。

但是,我認為大概率只是劉強東和劉女士的兩人恩怨,不像很多網友的猜測,什麼美國政府挖的坑,或者美國做空機構設的局......

為什麼呢?

因為設這種局成本太高,你要把所有當事人都收買,酒局主持者、邀請人、劉女士、警察、甚至是公寓的服務人員,還有找到線索的記者......

這其實是一件無比困難且複雜的事,因為人類社會是一個協作網絡,任何一個陰謀都會引發別人(甚至同夥)的反應,而這些反應是不可預估、無法控制的。

任何一個節點都不能出問題,不能洩露出去,否則,政府或機構都會受到巨大的打擊。

這是失敗要付出的代價,可是成功後的收益會有多少呢?

如果是美國政府,就算把整個京東搞掉,又能收益多少呢?

如果是做空機構,也許可以做空京東股票,獲得不菲收益。

可是,你要明白,這個代價實在太大了,因為這種行為屬於重大的違法行為了。

一旦曝光,會坐牢的,請問哪個高管敢籤這樣的字,執行這麼一個猥瑣的計劃?

所以,你略過一下腦,就不會被別人帶偏節奏,也不會相信那麼多的陰謀論了。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陰謀

同樣,“奔馳事件”最近有些反轉劇情,維權者薛春豔被眾商戶催債,很多吃瓜群眾也開始傳播陰謀論,說,這是奔馳或者4S店為了報復,而有意設的局。

良叔覺得可能性真的不大。

一家企業在輿情處理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叫做“儘快淡忘法則”。

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了負面報道,要想盡一切辦法,讓這個事件儘快過去,停留在公眾視野中的時間越短越好。

所以,如果是奔馳方設的局,如此高調催債,只會不停地喚起民眾負面記憶,對自己根本沒有好處。

況且,就算要報復,這麼短的時間間隔,好像也挺傻的。

就好比,你收到一封匿名威脅信,報了案,警察一定會問你:“最近你都得罪過誰?”

你看,是這樣吧,向薛春豔催債,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奔馳方的報復行為,你說奔馳怎麼可能沒想到?還硬要這麼做,那不就是反手取刃、自我傷害嗎?

一家企業的決策執行模式,也會致使這種有組織的報復行為極難實行。

因為你要成立一個項目組,去搞這事兒。

那麼既然是個項目,總得有目標吧?

就算把“讓薛春豔身敗名裂”當成目標,可怎麼去量化這個目標呢?

怎樣程度的“身敗名裂”,才算是這個項目的成功?

你看,是不是挺扯的?

其實說簡單點,一家企業的決策,往往是理性的,要考慮這件事能不能給企業帶來收益。

而冒這麼大的風險,只為報復“薛春豔”,實在不符合邏輯。

然而,陰謀論卻在吃瓜群眾中,特別有市場,人類的思維模式往往會形成一種連貫性,分裂扭曲的東西被自然排除在外。

正如,你認為薛春豔是個維權鬥士,就不再相信她還會欠別人錢;

你相信奔馳是個奸商,又被薛春豔修理過,所以,這事兒一定是奔馳搞的鬼。

你看,一切都邏輯自洽,自圓其說,不存在衝突和矛盾,因為這些已被“陰謀論”給調和了。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陰謀

我並非否認這世界存在陰謀,但是我認為絕對是少之又少,我更相信多數的事兒,只要按最簡單的邏輯分析即可。

比如劉強東事件,多半就是他們雙方的問題,沒有牽涉第三方。

而“薛春豔”的維權事件,也許更為簡單,只是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兩件事,她維權成功,同時,她和別人存在經濟糾紛(我並沒評論誰對誰錯)。

這兩件事,大概率就是這樣,也許並不存在看不見的第三隻手。

當然,良叔並不敢說,自己的判斷一定正確,因為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我們無法理解的奇葩事。

但是,我倡議的是,凡事不要輕易下結論,即便下結論,也要符合一定的邏輯,而不是簡單的情感宣洩,或者人云亦云。

本文作者簡介:徐大維,暢銷書《超級個體:打造你的多維競爭力》作者,公眾號良大師主筆,原平安集團渠道總監,香港理工大學管理碩士,知名培訓顧問,簡書籤約作者。歡迎關注公眾號良大師(ID:liang_da_shi)。

-END-

這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陰謀

天氣好,良叔拍照有感覺 ——攝於2019年4月24日

良叔暢銷書上架,點擊推薦鏈接,跟良叔學多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