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草夕寸品文史。詩人好酒,特別是唐朝和宋朝的詩人們,他們的詩詞創作大多和酒有關,似乎不喝酒,詩詞就會少了些許韻味。余光中在《尋李白》中寫道“酒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李白喜歡喝酒,“自稱酒中仙”,似乎有了酒,李白就有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有了詩詞靈感的爆發力。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古人喜歡喝酒,所有重要場合離不開酒。送別要喝酒,王維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聚會離不開酒,陸游寫“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古代的酒相較現代的酒而言,度數不高,所以詩人的所謂“醉酒”,應該只是“微醺”而已。這種微醺正好可以激發創作的靈感,讓詩人在一種醉與清醒之間表現最真實的自己,在醉酒之際,寫下了許多有趣、生動、充滿想象力的詩詞。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也是一個喜歡喝酒的人,本來辛棄疾就是一個狂人,“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他在醉酒之後,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本性,不但狂妄還很幽默。一次喝了酒後他寫下了這樣的詞:

《西江月·遣興》宋·辛棄疾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辛棄疾很喜歡寫《西江月》,最著名的就是那首“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但是這首《西江月》同樣經典。這首詞的題目就是《遣興》,看起來好像是在抒寫自己的悠閒,但是細細讀來卻發現一種不滿現實的情感和詩人獨特的個性在其中。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上片寫飲酒和讀書。但是辛棄疾卻完全不按常理來寫,酒可消愁,他卻說“我一直在喝酒,哪有功夫愁”。書可識理,他卻引用了孟子的名言“盡信書,不如無書”說“讀了那麼多書哪有什麼用?”由此看來這首詞寫的是作者的“狂”,但是小編卻覺得這首詞正體現出辛棄疾的清醒與理性。因為古人書上的一些道理,在辛棄疾看來和當時的時局是不符的,自己讀了那麼多的聖賢書,卻無法改變當時國家的衰敗,辛棄疾寫出這一句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感悟,似乎還有一種與時俱進的批判思想。所以可以把這句話理解為:“不要相信古書中的一些話,現在是不能實行的。”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下片的描寫就更加生動了,辛棄疾真的大醉了,因為他已經“松邊醉倒”了。他醉眼迷濛,把松樹看成了人,還與松樹互相問話,問松樹自己醉的怎麼樣啊?甚至在這樣迷醉的時候,他也精神恍惚起來,覺得松樹也是活了,竟然要來攙扶他,但是倔強的辛棄疾推開了松樹,拒絕他說“去”。這一句表達了辛棄疾不願隨波逐流,不願依靠外部力量的精神,這正是他獨立不屈性格的表現。而辛棄疾選擇了松樹,也正是因為松樹的品格是不畏嚴寒,是堅毅和不屈,這也正是作者自己志向。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讀這首詩小編想到了曹雪芹的那句“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也許辛棄疾就是要用荒誕的語言,寫這首看起來大醉的詞,他只是藉著醉意控訴南宋朝廷的腐朽,表達自己清醒的志向和理性的思維,通過醉話表達自己的躊躇滿志吧!

辛棄疾最有趣的一首詞,醉酒後天馬行空,連樹都寫活了

表達志向的方式有很多,像辛棄疾這樣借幽默的筆觸發洩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暢快淋漓的宣洩吧!你喜歡辛棄疾的這首詞嗎?歡迎大家留言。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收藏,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