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点绛唇·金谷年年

【作者】林逋 【朝代】宋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译文:
金谷年年生青草,年复一年,每到春来,长势繁茂,丛生的春色谁是它的主人?枝头残余的花朵在蒙蒙细雨中凋落一地。
又是离秋,黄昏时分,送行的人在这里话别。远游的人已经走了,芳草萋萋生满前行之路。

赏析:

林逋的《点绛唇》,读完词,我们能知晓这是一首送别的词,“乱生春色”写出了春草繁茂,却乱蓬蓬的萧索,整首词,给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个画面:山谷之中,春草乱蓬蓬的茂盛,和着落花,和着微风,和着小雨,长亭边,傍晚时分,离别的路口。

作者的愁绪就像这满地的青草,飘着落花,烟雨之中,显得彷徨迷离,在这样的环境下送别,生出了无限的感慨。

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苏幕遮·草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庚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译文:
堤坝上的绿草含水带露,远处的房屋在如烟春色的掩映下若隐若现。雨后天色变晴,江水开阔,到处都是萋萋的芳草。离乡宦游的才子年少成名,他穿上及地的青色章服,衣服颜色与嫩绿的草色互相映衬,十分相宜。
芳草把路边一个又一个的长亭连接起来,使得远道凄迷。那萋萋的芳草,仿佛是在埋怨宦游的王孙公子已经忘记了归期。眼看梨花落尽,春天马上又要过去了。日光渐暗,暮霭沉沉,那翠绿的春草也似乎变得苍老了。

赏析:

梅尧臣的《苏幕遮》,是一首伤春之作,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词中,作者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画面,斜阳微照,堤岸上的春草含着水珠,烟色渺渺,芳草萋萋,和自己青色的袍子“嫩色宜相照”,然而长亭在目,路途遥远,不知归期。梨花落在地上,夕阳照在地上,一幅“翠色和烟老”的画面。

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译文:
春天的日子,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这是一个晴日,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的人行色匆匆,令人愁苦。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黄昏的时候,飘零的雨,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赏析:

欧阳修的《少年游》从凭阑写起,遥看春色,“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写出了春草时空的一望无际,“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更深一层,黄昏更兼细雨,由景入情,浑然一体。

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作者】冯延巳 【朝代】唐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译文:
细雨霏霏,浸湿了光阴,芳草萋萋,年复一年,与离恨一起生长。凤楼深深,多少情事如烟,封存在记忆之中。恍如隔世呦,望着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绣着鸳鸯的锦被,思念往事,寸断肝肠。
梦魂,信马由缰,千里飘荡,魂回梦觉,蓦然见杨花点点,飘满绣床。薄情负心的人呀,半掩闺门,你却迟迟不来,夕阳西下,眼看辜负了三春的良辰美景,洒下清淡的泪珠几行。

赏析:

冯延巳的《南乡子》的“细雨湿流光”却是精妙,只这五字,就描绘出细雨之中,青春上蒙着细小的雨珠,看上去像流光一样。这首词与前三首不同的是,这是一首闺妇思念旧人,内心的思念像芳草一样滋长,思念得久了,便有了恨,恨心中的情人辜负了眼前大好的春光,辜负了自己相思的泪水,对镜“断肠”“泪几行”。

词:推荐4首描绘春草的绝调,写出了春草的魂

林逋的“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梅尧臣的“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欧阳修的“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和冯延巳的“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写春草各有妙笔佳处,神态迥异而意境幽远,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的“皆能摄春草之魂”。

有什么你认为写得精妙的词,不妨留下来大家一起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