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春分,今日春分,今日春分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2019年3月21日,太阳达到黄经0度(春分点),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好是春季90日的一半,故称为"春分",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气之一。

春分过后,太阳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此时严寒已然逝去,春暖花开,莺飞草长,一派融融暖意春光。

今日春分,今日春分,今日春分

五代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徐铉在《春分日》里写道: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恐怕这该是春分日最恰当的辞藻了。还有元稹的《咏廿四气诗》: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古人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初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春分时节北方天气变暖,在南方过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原来居住的屋檐下,衔草含泥筑巢,又开始了新的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乃发生”

,虽说惊蛰有雷声,可是真正多雨的时节是在春分,随着天气转暖,春雨多了起来,空气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

唐代杜苟鹤的《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对雷声有精彩的形容:“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杜苟鹤【唐】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三候“始电”,由于空气潮湿,雨量渐多,随着遍地的春雷,闪电也开始出现了,春分以后或许就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古代的文人们将这些自然现象,想象成有生命的神仙写进了他们的作品中。正如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的那样,春分时节,风师、雨伯、雷公、电母一齐上阵,搅得这春天好有生气。

今日春分,今日春分,今日春分

欧阳修描述过这样一个画面:青梅丝柳,花露草烟,蝴蝶翩翩于花间草际,一幅春意融融的景色映入眼帘。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欧阳修【宋】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我们学习过的诗歌中,当属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最应景。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北有山寺,

西有贾亭,

天上的云彩似乎都和湖水亲近在一起,

叽叽喳喳的黄莺,在争抢好阳光,

燕子们也在为自己装修自己的房子,

花啊草啊,像画一样,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爱上了这春天的热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