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如何才能不傷原氣?

在《黃帝八十一難經》(簡稱難經)中提到:

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意思是說,人體的臍下有“腎間動氣”,這是人的生命之源,也是人體十二經脈的根本所在,所以被叫做原氣、元氣。原,在《說文解字》中有“水泉本也”之解,可以引申為開始、起源。

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如何才能不傷原氣?

平時,很多朋友也聽說過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本的說法,那麼,這生命之原、之本又是怎樣延續我們生命的呢?這“先身生之精氣”,“非胃氣不能滋之”,也就是需要胃氣的滋養。

我們常說五臟六腑,五臟是心、肝、脾、肺、腎,而六腑除了胃、膽、大腸、小腸、膀胱外,還有一個三焦。三焦在哪裡?有點抽象哈,沒錯,醫家歷來對它到底是“有名無形”還是“有名有形”存在著爭論,簡單一點兒可以理解為膈上胸中是上焦、膈下臍上是中焦、臍下腹部是下焦,合稱三焦。

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如何才能不傷原氣?

三焦有什麼功能?一是運行水谷,也就是我們的飲食之精;二是運行水液,此外還有一個灰常重要的功能——通行原氣。

三焦,被認為是人體原氣別行之使道,主要是溝通、運行宗氣、衛氣、營氣這三氣,讓其經歷遍佈於五髒六腑,身體各個部位。所以,對三焦還有一個尊稱,就是“原”,凡是三焦之氣所留止的穴位,被稱為原穴。如果我們的五臟六腑發生了某些病變,都是可以選取其經脈的原穴來治療的。

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在太淵,位於掌後腕橫紋橈側端凹陷處;

手厥陰心包經的原穴在太陵,也就是大陵穴,在掌後腕橫紋中點凹陷處;

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在太沖,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間隙的中點;

足太陰脾經的原穴在太白,位於足內側緣,當第一蹠骨小頭後下方凹陷處;

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在太溪,位於足內踝後方凹陷處;

手少陰心經的原穴在銳骨,即神門穴,位於掌後腕橫紋尺側端凹陷中;

足少陽膽經的原穴在丘墟,位於足背外踝前下方凹陷處;

足陽明胃經的原穴在衝陽,位於足背最高點脈動應手之處;

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在陽池,位於手背腕橫紋中點凹陷處;

足太陽膀胱經的原穴在京骨,位於足外側緣當第五蹠骨粗隆前下方凹陷處;

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在合谷,位於手背第一、二掌骨間,近第二掌骨的中點;

手太陽小腸經的原穴在腕骨,位於手背腕橫紋尺側端,尺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五臟各條經脈的腧穴,也是三焦之氣所運行輸送、氣所出入留止之處。

腎間動氣=人之生命,如何才能不傷原氣?

所以,原氣需要胃氣的滋養,胃氣可以狹義理解為胃的氣機、功能,也可以廣義地理解為水谷精氣,保養胃氣最重要的就是減少苦寒敗胃、峻猛瀉下的飲食、藥物,日常飲食中生冷、辛辣、厚重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太頻繁。

前些日子看到北京白雲觀在公眾號上貼出通知,免費教授“八段錦”。八段錦是一種保健功法,也是傳統的導引術,平時多練習練習,除了可以健身強體之外,對於通行元氣的三焦,也是一種很好的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