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欠——潘多拉效应

虚极子按: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究竟是被禁者好奇心重,还是发出禁令者心思缜密呢?

好奇害死猫,人是一种比猫还喜欢探究未知事物的动物。

大量研究表明:对一件事物若不说明原因便强行禁止,会使该事物的特殊魅力瞬间爆棚,从而引发对粗暴禁令背后真实原因的种种猜测,最后诱使人逾界犯禁,做出偷尝禁果的行为。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称作“禁果效应”,它还有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潘多拉效应”。

手欠——潘多拉效应

▲ [法] 老让·库辛《潘多拉魔瓶前的夏娃》,约1550年,木板油彩,97 x 150 cm

法国巴黎 卢浮宫博物馆藏

那么,谁是“潘多拉”呢?熟悉希腊神话的读者对这位手欠的女生一定都不陌生。潘多拉在诞生之前,人间发生了一件大事情:普罗米修斯,人类的领路人,盗取了天上才有的火种,造福生灵。端坐在最高权力宝座上的众神之神,宙斯,总担心人类借此强大起来,威胁到他的统治,于是处心积虑地施展心理战术,玩弄人类。宙斯命令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水和土炼造出像天后赫拉一样美丽的女子;再让智慧女神雅典娜给她披上素雅的白衣和面纱,带上花冠,束以金带;信使赫尔墨斯传授给她辩才无碍的本领;爱神阿佛洛狄忒告诉她兰质蕙心的魅力秘诀……

手欠——潘多拉效应

▲ [英] 约翰·迪克逊·巴腾《创造潘多拉》,1913年,壁画上的蛋彩画,128 x 168 cm

雷丁大学藏

这个女子便是潘多拉(Pandora),古希腊语里“pan”是“所有”的意思,“dora”意即“礼物”,合在一起组成“潘多拉”,意为“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宙斯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埃庇米修斯年轻懵懂,忘记了哥哥的嘱告:“凡是宙斯所赠之礼都不可接纳”,到头来还是迎娶了潘多拉。新娘子有个嫁妆——一个美丽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神秘的东西。雅典娜千叮咛万嘱咐,不要打开盒子,可这告诫恰好引动了潘多拉的好奇心。终于有一天,她把盒盖揭开了小小的一条缝儿……

手欠——潘多拉效应

▲ [英] 约翰·威廉·沃特豪斯《潘多拉》,1896年,布面油彩,152 x 91 cm

私人收藏

盒盖打开的一刹那,藏在里面的瘟疫、战争和灾难一股脑地飞了出来,老谋深算的宙斯报了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的一箭之仇,从此之后人类饱尝战乱和疾病之苦。幸好智慧女神雅典娜在盒底放了唯一一件正能量的东西——希望!才使得人类文明至今不绝如缕、不坠如斯。

手欠——潘多拉效应

▲ [尼德兰] 尼古拉·雷尼埃《虚荣的寓言——潘多拉》,约1626年,布面油彩,173 x 140 cm

德国斯图加特 国立美术馆藏

很多艺术作品把潘多拉的盒子描绘成魔瓶的样子。魔盒也罢,魔瓶也罢,掀开盖子的美人虽以荷兰黄金时代的女子为模特,但那份好奇和轻率却古今如一。试问:富庶的年景里,哪个小康之家的女子没有个精巧绝伦的宝匣呢?匣内藏着她的虚荣、灾祸和希望,充耳不闻的是徒劳的道德说教,蠢蠢欲动的是挤出盒盖缝儿的翠鸟。

手欠——潘多拉效应

▲ [荷] 戈特弗里德·沙尔肯《徒劳的道德说教》,1680-1685年,木板油彩,35 x 28.5 cm

荷兰海牙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藏

欲逃出宝匣的翠鸟象征着什么呢?画中漂亮的黑漆描金盒存世几希,如今我们还有机缘亲睹芳容吗?虚极子下回继续和您观宝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