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在電影《老師好》中,裡面的高中學習場景,很容易讓人回憶起一起拼搏奮鬥的歲月,這次不講師生情,專門談談同窗情誼。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悟呢?因為最近看到的一句話,“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為何會對這句話情有獨鍾?能夠帶給自己那麼大的影響,引起內心的諸多思考?

因為,人與人的相遇,非常偶然,但是,人與人的再次重逢,同樣是非常偶然。而這個相遇和重逢之間,最值得珍惜和懷念的,就是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那張發黃的照片

在電影《老師好》裡面,洛小乙專門跑到苗老師辦公室裡,去尋找那張他和安靜在公園裡學習的照片,當他找到那張照片時,臉上有著抑制不住的欣喜。

他蹲在牆根下,曬著暖暖的太陽,把照片輕輕舉過頭頂,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照片,側著臉微微一笑,這一刻,他的內心,和外面的陽光一樣,都是暖洋洋的。在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為何人們會對照片格外敏感?許多年過後,當看到這一張張已經有些發黃的照片時,依然會充滿感情,格外激動?因為在它們的背後,是我們的青春,被定格在了那個瞬間。

第一,照片可以保留,可以珍藏。它是一個有形的物體,當我們從都市返回鄉村,回到老宅,翻開求學時候的相冊,看到那一張張照片,就會把我們的記憶帶回到青蔥歲月,或許臉上寫滿了稚嫩,或許身上顯示出青澀,但是我們的內心,始終是火熱的,充滿激情的,有著昂揚的鬥志,用不完的力量。

第二,照片是個連接,是個中介。它是一箇中間體,它能夠牽動我們的心,也能夠連起我們的記憶,讓我們在一張張照片中間,迅速捕捉到那一個個溫暖感動的瞬間,串聯起我們的青春記憶,慢慢拼圖成最美好的畫面。

因此,當我們看到照片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那個奮鬥的自己,那個曾經很努力,很用心地生活的自己。這個時候,我們的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就像洛小乙,他在若干年後,再翻開相冊,看到這張有些發黃的照片時,內心也一定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吧。

人是需要精神的

以前看過一句話,印象特別深刻,我在上學的時候,專門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一筆一劃,非常認真。它是這樣寫的:

當靈魂赤裸地暴露於荒涼的天與地,所有吹過的風,所有逝去的夢,都在那一刻,復活了我的心。

或許當時只是被它的氣勢所吸引,讀起來有一種震撼的力量,讓人內心沸騰,異常激動。但是,當經過歲月的洗滌,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之後,才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含義。

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這個靈感,來源於電影《老師好》裡面,苗老師從抽屜裡拿出那張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在他的眼神裡,能夠看到那份不捨,那份遺憾,以及那份歲月留下的傷痕。

對,就是傷痕,當我們回憶起我們的青春時,多多少少會避免不了地去觸碰一些傷痕,有的是無心的,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年少輕狂的代價,有的是不可彌補的錯過。

青春的歲月,之所以充滿力量,就在於我們在回憶起往事的時候,能夠從中汲取養分,鼓勵我們的奮鬥,讓我們在精神的滋養下,不斷向前進。

在影片最後,安靜來到書店外面,看到老師遠去的背影,內心複雜,此起彼伏,好像心裡有很多話想和老師傾訴,卻又不知從何說起,無處訴說,只能把它藏在心底。

身處的環境以及未來機遇

在電影《老師好》中,有個鏡頭讓我印象尤其深刻,那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烤串,跳健美操,以及上體育課的時光。

為什麼對它印象深刻呢?因為它傳遞出一種我們的信念與審美,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奮鬥。這種奮鬥,或許只是為了給劉昊捐獻自己的一點點愛心,或許只是為了給班級爭取一點小小的榮譽,或許只是為了給老師找回丟失的自行車,但是,大家在這個共同行動的過程中,慢慢積澱下深厚的友誼,不變的情誼。

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影片最後,大家在一起拍攝班級合影的時候,

突然想起了一句話,“過了今天,再也拍不到這麼全的合影了”,這句話讓我頓時心亂如麻,確實觸動了內心。仔細想想,確實是這樣,我們為什麼要珍惜大家在一起奮鬥的日子?就是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有人離開,有人散去,有人不辭而別,時光改變著一切,所以要倍加珍惜。

美國社會學家賴特米爾斯有句名言,“個人只有通過置身於所處的時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經歷並把握自身的命運,他只有變得知曉他所身處的環境中所有個人的生活機遇,才能明瞭他自己的生活機遇。”

這句話它深刻在哪裡呢?它告訴我們,我們身處的環境,其實是一種不自知的狀態。就是我們身在其中,往往不會跳出自己所處的環境,去看待自己的處境,總是在一種模糊的情境中,去探索著,摸索著向前走。

電影《老師好》,為何懷念曾經?珍惜我們在一起共同奮鬥的日子!

或許許多年之後,當我們回望自己這段青春歲月的時候,才會理解了當時的自己,是在一種特有的環境下的學習和生活,慢慢地理解當時的自己,逐漸和當時的那個自己妥協,心平氣和地達成和解,慢慢理解他的內心,他的痛苦,他所處的客觀環境,不可改變的境遇,以及那份執著的奮鬥,無悔的青春。

電影《老師好》,它之所以讓我們懷念,讓我們覺得它的深度與內涵,明顯高出了普通的校園片好幾個檔次,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它想表達的內容,分佈在不同的鏡頭中,不同的場景裡,它展示給我們的,是那個不一樣的青春歲月,以及讓我們對自己的感悟,與自己的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