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姓到了泸州这个地方,如果有人读柯你可不要以为人家读错了哦

按语:本文由江阳沽酒客原作发表,喜欢可以关注百家和头条都是同一个名字:江阳沽酒客

孟姓到了泸州这个地方,如果有人读柯你可不要以为人家读错了哦

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或者是民俗文化爱好者,把这些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承收集起来,你一定会发觉这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又极具趣味的事情,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泸州泸县方洞镇的一个特殊的民俗习惯。

在泸县方洞镇庆丰村(原贾田村)、孟湾和与之相邻的重庆市荣昌县清江乡一带的孟姓,很久以前就被喊为柯姓。当地孟姓近300人,据称由孟子的后代发派,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入蜀发展起来的。

孟姓为何又变为柯姓呢?该族老人们讲:孟子名轲,族内有“孟轲一家”之说。很早以前,人们迷信,早上起床后即为一天劳作之始,清早呼名道姓,因“孟”与“梦”(meng)同音,似乎没睡醒还在做梦,认为不吉利,忌讳早上说“孟”(梦)。

孟姓到了泸州这个地方,如果有人读柯你可不要以为人家读错了哦

有好事者便说,你早上没睡醒,磕(ke)你几下(l泸州方言磕就是敲打的意思),不叫你孟(梦),叫你轲(柯)。一句戏谑语,便将孟说成了磕(柯);

而磕、轲、柯同音,在“孟轲一家”影响下,便认为孟即是轲,轲也同柯。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把孟字读成了柯。

孟氏家族何时开始将孟读为柯已远不可考。从语音角度看,声出音出,声止则音止,从未有过记录(旧时无法记录)。

当地外姓人称呼孟氏人,或孟氏互称,即便是对同一人,有时称孟,有时称柯。

被称呼人欣然应答,从不反对。而不知情者听得一头雾水,感到莫名其妙。

其实这种姓氏异称在泸州并不奇怪,大约泸州人有一种特有的幽默和不肯吃亏的心理,比如泸州人称龚姓人,一般读弯或者囧,为什么呢?

孟姓到了泸州这个地方,如果有人读柯你可不要以为人家读错了哦

泸州人叫爷爷为公,而龚和公同意,泸州认为这个姓就是在占人家便宜,而泸州方言里,把驼背弯腰也称作拱桥的样子,这个龚字,自然就用弯来代替,点头哈腰,要弯腰,另外泸州方言囧也有拱和弯的意思,所以这样就是称呼龚姓为弯或囧了。

但是这个孟姓念成柯呢,却是这个方洞庆丰村的独有了,并没有普及开来。

与庆丰村孟氏家族住地相邻近的濑溪河边的大河口、石岗山一带确有柯姓近1000人,当别人称孟姓为柯姓时,误以为孟、柯同宗,本为一家。实在是知识不到家的笑话,但是这个笑话一闹就闹了几百年了。

在用书面语记录地名姓氏等资料时,有的用孟,有的用柯,将孟湾写为柯湾,该村教师在点名时,也将孟姓学生的孟字全读为柯。

有的孟氏族人在上世纪80年代办户口薄、身份证时,用孟字为姓,之后,有的又误写为“柯”;有的以柯为姓,

当意识到用错了字要求改为孟时,却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具证明。这原本已够复杂,到后来有的使用早年办理的有效证件去办理储蓄,保险等业务时,就出现无法办结的情况。

孟姓到了泸州这个地方,如果有人读柯你可不要以为人家读错了哦

书面用字已给一些孟氏族人带来混乱和不便。有孟氏族人尚保存有上至雍正,下至新中国时期七代人的生命资料记录和第四次修于民国二年的《亚圣族谱》。

其上也未发现将“孟”写为“柯”的记载,证明孟氏族人将孟读为柯,完全是口语运用中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造成的。

目前,孟氏族中有的老年人尚知道将“孟”读作“柯”的原因。

然而当地一些年轻人却不知写孟姓到底该用“孟”字还是该用“柯”字。

怎么样,看完以后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