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得身外物”

笑謝之法就是生活之法。就是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暢,做到人人、事事、時時、處處都有好心情。這是其一。其二,就是在生活中深信自然真氣是命根,做到人人、事事、時時、處處不忘帶“鑰匙”——“特信”(即特定信息)在心中。二者加起來,就是“開心”——打開心鎖。姜老師說過,“日常生活中,真氣最為重,捨得身外物,不失授真傳。”又說,“真心換真氣”。顯而易見,姜老師認為“捨得身外物”就是做人當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捨得身外物,才能經常打開心鎖,才能獲得真氣。

什麼是身外物?不是人體之外的物質,而是人體所需要的“生命能”、“生命根”這樣的物質以外的物質。沒有身外物,不會嚴重影響人的健康和生命。俗話說的,“金錢都是身外之物”。這是一種誤解。如果沒有這點金錢,你就沒飯吃,就沒衣穿,就會影響健康,甚至餓死或凍死,那麼這點金錢就不是身外之物了。既然是身外之物,對於健康與生命只是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無的物質。然而,身外之物也有善惡之分、利害之分。友善的、有利的身外之物,可以增添人們的快樂,可以增產和發展;不善的、有害的身外之物,應給予清理和改造。在屬於“名、利、色”的物質與精神中(注:物質與精神之統一才成一事物)都存在身內之物與身外之物的分別。不能一概而論。所謂“身內之物”,特指人體所需的生命能或生命根這樣的物質,是維持人的生命所需要的基本物質。“名利色”之物(若是身外之物)一旦有利或損害人的健康與生命,也會轉化為身內之物。上述生命能或生命根這樣的物質就是體內真氣——自然的負熵流,其中一部分是有形物質轉化而來的。。

“捨得身外物”,不是完全拋棄身外物。對於別人、集體與社會有利的身外物,可以獻出來。對於可能損害自己的健康與生命的身外物,應堅決拋棄掉。對於可以增添自己快樂和健康的身外物,不僅不必拋棄,而且還可以不斷、適當地增加。例如,人們解決溫飽問題之後,還可以享受更美好的東西。擺在每一個人面前的最重要問題是,常常用身外之物來損害自己或別人的身內之物。人們常常為“名位欲”、“權力慾”、“佔有慾”、“支配欲”而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從而過分地損耗生命能或生命根,而且堵塞了生命能或生命根的補給通道。殊知,這是多麼的危險啊!

以上講的“四欲”就是貪名,這是“三貪(貪名、貪利、貪色)”之首,萬惡之源。“三和(身心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的本質就是“氣和”。貪名是“氣和”、開心的罪魁禍首。貪名的這個“名”就是身外之物,去掉這個貪字,就會把身外之物轉化為身內之物。去掉貪名得真氣!!

過分重視他人、社會對你自己的評價,就是貪名的最常見的表現。幾乎人人都大喊“行善不圖報!”,又幾乎人人都要一個“公正評價”、“合理說法”。說的與做的相差甚多、相差甚遠。人們為了這個評價勞心勞力過度,活得太累、太累了,一點兒也不瀟灑,一點兒也不快樂。不少人因此而患慢性病和重病而過早地告別了親人與仇人。為了這個“評價”或“說法”,許多人連死都不怕,你對他還有什麼辦法嗎?!有!這就是開心保健的入手之法。這是因為獲得人的正確評價很難,但是獲得真氣的評價,要容易得多,只要“一笑”、“一謝”就行了,就夠了。但不是笑一下,謝一次,而是常笑、常謝就行了,就夠了。真笑、真謝通自然,得真氣,功能是無限的。“裝笑”、“念謝”和“四找”就是開心的入手之法。實踐、觀察、思考是習練的主要途徑,多做多體驗,自然就得心應手了。入手之法為了“三和諧”,必然採用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的方法。希望廣大樂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完善開心保健多多提供寶貴經驗和建議。解放思想,心胸寬廣,敢說敢幹,樂說樂幹,好話好臉,自然真氣必顯。

“捨得身外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