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常見質量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業中,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質量問題,如何控制好混凝土施工質量,降低返工率提高效率,控制好施工成本,這是在混凝土施工中都會面臨的問題。具體常見的混凝土質量問題及解決辦法進行歸納如下:

一、混凝土起皮翻砂

混凝土表面起皮,翻砂現象,用腳踩搓出現一層白麵,表現為上面約半公分不凝固,下面卻能達到凝固的效果。

1、原因:①初凝前混凝土失水過快。

②終凝前又加純水泥反覆壓、抹。

③澆水過早。

④混凝土中含泥量大。

⑤冬季混凝土受凍破壞。

⑥配合比不確定,幹稀不均勻等因素。

2、預防:①採用補水措施和保溫措施。

②壓抹時不可直接用水泥或純水泥漿,必須增加部分砂(1:1素灰照面)。

③加強混凝土澆注的找平工作,儘量做到一次找平。二次壓光完整結合。並且要注意一 次找平和二次壓光的適宜時間(不宜超過兩個小時)。

④沙子要過篩,儘量選用淨沙。

⑤嚴格按配比攪拌

二、混凝土凝固問題

混凝土凝固緩慢或受破壞,強度達不到要求,混凝土表層疏散,外表脫皮。冬季表面呈深灰暗淡色,夏季呈淡灰白色。用錘或其他硬物輕砸建築物的邊沿、外層會出現破渣掉裂。

1、原因:①水泥過期。

②受潮凝塊。

③不同品牌的水泥混用。

④石、砂中含有害物質或泥量過大。

⑤配合比不對。

⑥攪拌不均勻。

⑦夏季混凝土初凝前失水過快,終凝後受高溫影響"渴死"。

⑧冬季未及時採取保溫措施"凍死","凍死"後再保溫已失效。

⑨結構在終凝時遭受外力作用等。

2、預防:①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禁止用在受力結構。

②不同品牌水泥絕不可混用。

③配合比必須正確。

④石、砂有害雜質清除乾淨。

⑤夏季混凝土澆注成型後,立即遮蓋加水,冬季及時採取"保溫"措施。

⑥禁止混凝土增長強度期間擾動。拌制混凝必須均勻且幹稀一致。

三、混凝土碳化問題

表面出現淡白色,用腳踩搓出現一層白麵。

1、原因:夏季氣溫炎熱,混凝土澆注後未及時遮蓋造成失水過快,又未及時加水養護或已養護但超過混凝土強度最佳增長期(已"渴死"),致使養護失效。

2、預防:夏季混凝土初凝(兩個小時左右)後,必須及時遮蓋加水養護。

四、混凝土蜂窩問題

蜂窩:結構表面出現蜂窩狀的窟窿

1、原因:①混凝土石子間隙過大。

②配合比不準確(漿少石多)。

③攪拌不均勻。

④澆注方法不當。

⑤振搗不實以及模版嚴重漏漿。

2、預防:①調整配合比。

②加強振搗。

③入模過高時用竄桶、鎦槽。

④控制振搗時間。

⑤檢查模版縫隙並封堵。

五、混凝土麻面問題

麻面:結構表面出現無數的小凹點

1、原因:①模版潤溼不夠。

②澆注不嚴。

③振搗時間不夠。

④養護不好。

⑤模版未刷隔離劑或脫模劑。

2、預防:①模版必須刷隔離劑或脫模劑。

②澆注前澆水充分潤溼,混凝土入模後控制振搗棒振距和振搗時間。

六、混凝土孔洞問題

孔洞:結構內存在孔隙,局部無混凝土

1、原因:①漏振。

②未及時振搗,混凝土已初凝或受凍凝塊。

③模內有泥塊吸水膨脹。

2、預防:①澆注前徹底檢查模內雜物。

②混凝土入模隨時振搗。

③控制振距和振搗時間。

注:名詞解釋

水泥初凝:從加水到開始凝固的時間,一般為2-3小時。

水泥終凝:從加水到凝固結束的時間,一般為4-5小時。

七、混凝土裂縫問題

裂縫:溫度裂縫,幹縮裂縫和外力作用裂縫

1、原因:①混凝土終凝前受外力作用。

②混凝土漏漿失水過快。

③同一結構澆注的混凝土幹稀不一致。

④鋼筋與混凝土"導熱"膨脹不一致。

2、預防:①加強混凝土的看護壓抹。

②禁止混凝土凝固後的振動。

③控制混凝土幹稀一致,做好"補水"、"保溫"措施。

建議:屋頂保溫層上找平(俗稱捶房頂或砸房頂),選擇水泥時按常規減少20%的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