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大家總是謙和的,中國口腔界種植權威周磊教授總會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他以醫者的仁愛和這個世界對話,他的盈盈笑意中蘊含著嚴謹,“以終為始”,以科學的態度,遵從自然規律,給到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這是周磊教授堅如磐石的信念和目標。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如今人們普遍接受的口腔種植,在80年代,卻是當時口腔領域的一場劃時代的革命。隨著國家經濟實力和對種植認識的提高,2000年之後,中國口腔種植從幾近空白開始快速發展,周磊教授原所在的廣東省口腔醫院成為發展口腔種植的前沿。

今年3月剛剛落幕的BITC種植大會,雲集了中國口腔種植界的精英,在這場超千人盛會中,清晰而明確地傳遞出一種聲音,隨著國內種植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出“科學化、規範化和先進性”的整體趨勢,併成為絕大多數醫生認可並遵循的發展規律。口腔種植技術從使用材料到手術設計,到最終呈現的治療效果,越來越接近天然。以人類的生物學特性為導向,根據人類生理結構,最大程度恢復牙齒天然的美學及功能。與此同時,數字化技術、互聯網技術進一步了促進口腔種植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口腔種植更加精準和安全。

種植的長期穩定性,口腔種植的終極大考

口腔種植技術最初達到“種進去,長得穩”,隨後“對美觀有更高的追求”,如今,“在美學與實現功能的前提下,種植的長期穩定性”成為口腔種植的終極大考,泰康拜博口腔周磊教授的話語間,充滿哲學性的思考與追求。“以終為始”,從手術設計開始的那一刻起,要考慮到種植牙能為患者提供長期穩定的使用效果。這是一位大師的追求,經得起歲月的打磨與考驗,讓生活在咀嚼打磨之下,依舊保持人生最本真的滋味。

據周磊教授介紹,人們口腔中的軟組織及骨條件,都在外界的作用下,處於一個動態的生長與吸收過程,是一個雖然肉眼無法觀察到,但是有著生長與代謝的活動過程。因此,要確保種植體的長期穩定性,種植體的植入要選擇使用最合適的最符合人類生理學自然規律的部位。這時,如何做手術方案,則體現了醫生的智慧,“以終為始”,包含了醫生太多的善良與大愛,更包含著靜水流深的技術與實力。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周磊教授專注於種植體、骨增量材料的研究與探索;在臨床研究方面,通過新技術的引進、消化、改良和推廣等方式來提升臨床醫療水平,“讓更多患者受益,醫學發展的目標就是造福更多百姓!”

數年前,一位年僅56歲的男性患者,全口牙列缺失多年,多年來佩戴活動義齒,生活始終不方便,專程找到周磊教授,就診希望能夠完成全口固定義齒修復。經過術前檢查,患者全身健康,但是上頜竇氣化,上頜骨量不足,尤以後牙區明顯,種植存在一定難度。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周磊教授通盤考慮後,認為該患者較為年輕,其種植牙修復後有可能用上20年、30年甚至40年,在針對其修復設計時長期的穩定性應擺在首位。在全頜最主要的受力部位都有種植體的支持,是確保長期穩定性的主要因素;另外,修復方式選擇中,有足夠數量的與骨結合在一起的種植體,則可以選擇分段修復,從而最大限度模仿天然牙,增加舒適度及長期穩定性;尤其是上頜,因其骨質量較差,這種修復方式有更加可以預期的長期穩定效果。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三年的持續追蹤與觀察,患者治療效果依然保持得很好,牙齦色澤健康,植體穩固。

我國老年人普遍缺牙,數字化種植技術更精準

總體來說,中國老人的牙齒情況不容樂觀,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80歲以上老人,擁有20顆牙者不足35%,中老年人口腔健康率不足15%。其中,65歲-74歲的老年人群,牙齒缺失比例高達86.1%,10%全口無牙,許多老年人長期處於缺牙甚至無牙狀況。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種植牙技術已飛入尋常百姓人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瞭解種植技術,選擇種植技術修復牙齒缺失問題。然而,也有不少患者,因為長期缺失牙齒,導致牙槽骨萎縮,普通種植技術無法應用在他們身上。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牙槽骨高度會自然降低,長期佩戴活動假牙,會加劇這一情況。與此同時,牙槽骨與身體其他骨組織一樣出現生理性的骨質疏鬆,加之使用減少,用進廢退,出現骨的質和量的下降,有些人缺牙後上頜竇氣化加重,多重因素的疊加導致種植修復時可用骨量減少,種植難度大大提升。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泰康拜博口腔種植複雜病例診斷設計中心(IDDC)專家團


泰康拜博口腔種植複雜病例診斷設計中心(IDDC)以中國口腔種植權威周磊教授為學科帶頭人,整合泰康拜博口腔的植專家、骨幹種植醫師以及國際優秀醫療資源,以複雜種植病例的國際國內會診和診療為發力點,使用數字化種植技術,給患者帶來微創、精準、快捷、安全的舒適種植體驗。

以終為始,一個種植大師的追求

數字化技術是通過數字化口掃取模,數字化手術導板打印、義齒加工以及手術模擬導航等結合CT,醫生清晰地看到患者骨條件。綜合全部的口腔狀況,做出術前方案設計。這一流程,將醫生所想及今後的手術操作路徑,全部提前預設,手術方案直接呈現。術前製作3D數字化導板,利用其像“尺子”一樣,確保種植體準確植入。這與過去憑醫生種植經驗的“自由手”時代,有著判若雲泥的區別,追求極致,追求精準,是醫學發展的必然。

複雜的種植病例在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下,變得更加精準嚴謹。那麼,只有複雜病例才需要運用到數字化技術嗎?周磊教授認為,數字化技術應該被所有口腔醫生去運用,對於泰康拜博口腔,全國連鎖化經營,數字化技術手段有助於實現三級醫師負責,讓接診醫師在數字化虛擬設計及虛擬手術過程中得到來自上級醫師的指導和幫助,有利於治療效果同質化的實現,有助於整個醫療集團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周磊教授作為泰康拜博口腔種植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與泰康拜博口腔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定期檢查手術方案,可以清晰明瞭地開展全國質量管理工作。

縱使忙碌,周磊教授還是拿出很大精力經營廣州泰康拜博口腔醫院。這座六層的醫院,科室日趨齊全。“在我接觸到的老年人中,牙周病、齲病是老年人高發的兩種口腔疾病,如果長期得不到治療,最終會引發牙齒脫落。”周教授指出。廣州泰康拜博口腔醫院針對這一社會普遍問題,在口腔預防、綜合治療、牙周、口腔修復、口腔種植、兒童齒科等方面加強建設,並不斷傳播口腔“預防大於治療”的長效理念。隨著泰康集團“保險+醫療”的戰略閉環逐漸落地,口腔商業健康險產品的出臺,會促進口腔醫療機構及保險公司對投保人的口腔健康進行長期管理,有效預防口腔問題,保持口腔健康,進而為全身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