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區多痛風?海南人民該如何預防?

在我國沿海地區,每十人中就有一人尿酸高。國際上把血尿酸在男性>7.0mg/dl(420umol/L),和女性>6.0mg/dl(360umol/L)定為高尿酸血癥, 2017年中國痛風研究白皮書中指出目前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者達到了1.7億人次,而這當中又會有10-15%的高尿酸患者會發展為痛風患者,這是一個多麼駭人聽聞的數字啊。在“全民關注痛風日”到來之際,記者專訪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風溼免疫科,瞭解身處沿海地區的海南人民該如何預防這種疾病?

不良生活習慣,使痛風來敲門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陳維飛主任表示,海南作為沿海省份,居民的飲食中常有蝦蟹海貝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天氣熱吃海鮮的同時又配上爽口的啤酒,使得過多的嘌呤在體內堆積從而轉化為高尿酸血癥;南方人都有飯前先喝湯的習慣,但對於痛風病人來說,“老火靚湯”的危害是最大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長時間熬製的湯,湯中的嘌呤含量都很高。

現在肥胖也是痛風的發病原因之一。由於長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的攝入,會減少尿酸的排出,從而導致高尿酸。近年來,高尿酸血癥患病年齡也呈年輕化趨勢,十幾歲的高尿酸血癥病人持續增多。“現在十多歲都有,主要是超重和肥胖引起的,或者是能量失衡會誘發嘌呤代謝異常的人及早的患上高尿酸血癥。”陳維飛主任提醒,吃得太好太多,暴飲暴食,尤其是葷食和酒類,容易引發痛風或升高尿酸。

合理科學飲食,使痛風少些痛

痛風若得不到科學的治療,飲食也不注意,病情很快就會惡化,導致手腳關節畸形,更嚴重的需要進行手術、截肢,給痛風病人及其家庭都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所以,對於痛風,除了科學的用藥,還需要通過飲食來控制。對此,陳維飛主任給出了五種從飲食方面來預防和控制痛風的方法。

1.少吃高嘌呤食物

動物肝臟和各種肉湯,這些食物不僅嘌呤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也很高。平時熬肉類湯1小時左右就好,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另外,在熬肉湯前,先“焯水”,這樣嘌呤含量就會少一些。蝦蟹海貝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也要少吃。

2.少喝酒

酒精中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會讓體內嘌呤的代謝加快,尿酸會迅速升高,誘發痛風。同時,乙醇會阻止乳酸的排洩,大量乳酸積累,會影響尿酸的代謝,不利於尿酸的排出。其中啤酒的嘌呤含量是比較高的,喝太多啤酒,尿酸非常容易超標,誘發痛風急性發作。因此,為了健康著想,還是不要喝酒了。

3.適量吃蛋類、奶類、豆製品

蛋類和奶類的嘌呤含量很低,是痛風患者最好的蛋白質來源,應該優先選用。豆類雖然也含有比較豐富的植物蛋白,但同時豆類也含有比較高的嘌呤,需要通過做成豆腐、豆漿的形式,把嘌呤稀釋,只能適量食用。

4.少吃高果糖食物

痛風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海南許多熱帶水果中果糖含量都比較高,特別要注意。因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會導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此外,有的飲料中會添加“果葡糖漿”。因此,痛風患者食用前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少吃富含果糖的食物。

5多喝水

對人體來說,水,確實有很大的作用,正常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的水。痛風病人也是要多喝水,而且要喝得更多,每天2000毫升以上。多喝水可以促進體內的尿酸的排出,減少尿酸在體內積累。另外,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適當喝一點小蘇打水和淡茶水。

目前高尿酸血癥知曉率低,治療率更低,而且不規範的治療給患者帶來了更大的隱患,高尿酸血癥存在諸多危害,不能等到痛風發作時才給予關注和治療。陳維飛主任建議,高尿酸血癥患者應定期體檢,對尿酸水平保持監控;日常多攝入水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控制飲食中的嘌呤攝入對降低尿酸十分重要,但單純飲食控制對降尿酸的作用極其有限。一旦發現血尿酸超過正常值並持續升高,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兩少兩多一適量”是預防和控制痛風的飲食技巧,對於已經患有痛風的人,首先應該到醫院去進行治療,再結合科學的飲食方法,相信病情就會很快得到控制或者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