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遠三分絕殺迴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超遠三分絕殺回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4月24日,四天前,開拓者隊核心球員利拉德看到了這一幕:在與雷霆隊第三場季後賽,臨近比賽快結束時,對方施羅德對他做了一個看時間的動作。誰都知道,這是利拉德最為標誌的“利拉德時間”,施羅德這個動作很明顯是在挑釁。因為當時開拓者隊敗局已定,即便利拉德拿到了32分的高分。

“我看到了那一幕。”利拉德當時賽後說,“但他做得太晚了吧,都這個時間做這個手勢,而且我沒看到他前兩場也做這個時候啊。”很明顯,面對著對手的場上挑釁,利拉德在用言語做著回擊。那個時候,開拓者隊在季後賽首輪,大比分2比1領先。

利拉德等著第四場比賽,因為他知道任何言語的回擊都不如球場上的表現來的直接與有力。那一場,利拉德拿到了24分,並率隊再次擊敗了雷霆隊。但在利拉德的心裡,這還不是“利拉德時間”。

沒有比24日雙方第五戰,更能詮釋什麼是“利拉德時間”了:最後時刻讀秒階段,面對著聯盟中防守最好的球員之一保羅·喬治,利拉德不要掩護,在三分線外一步距離張手就投,皮球在空中畫出了一道異常美麗的弧線、球進、燈亮。比賽結束了,比分定個在118比115,利拉德對著雷霆隊的替補席,做出了一個“再見”的手勢,他們淘汰了雷霆隊。

而這個球命中後讓利拉德在這場比賽的總得分變為了:50分。

這才是“利拉德時間”。

超遠三分絕殺回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利拉德時間”的起源,出自於五年前。那是與火箭隊季後賽第六場比賽,最後一攻的第一選擇,也不是利拉德。當時阿爾德里奇還在開拓者隊,那個最後一投,教練佈置給了他。可當球發出後,利拉德卻感覺自己的進攻機會更好,他出手了,然後燈亮命中,這個絕殺讓開拓者隊,自從2000年後,第一次晉級季後賽次輪。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利拉德的命運。

無論是球場還是商場,利拉德真正意義上成為球隊的核心。在商業上,他拿到了一份一億美元的球鞋合同,“利拉德時間”就此叫響。

可開拓者隊此後的賽季卻總是無法取得突破的成績,即便他們在之後賽季常規賽的戰績有多麼優秀,可總是無法在季後賽中走得更遠和取得更好的成績。上賽季,他們在季後賽首輪被鵜鶘隊橫掃。

這對於利拉德而言,是個扎心的結果。他關閉了與外界的聯繫,也拒絕觀看所有有關季後賽的東西。他需要時間去撫平傷痛。

超遠三分絕殺回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利拉德時間”,曾經叫響,但還還未叫座。

可在利拉德的心裡,他一直希望自己是那個能扛著球隊取得更多榮耀的球員。這一點在其他方面有不同的體現,在NBA,你要麼是球隊的領袖,要麼是球隊管理層在更衣室的看護者,很少有球員同時兼顧這兩個身份,但利拉德卻是這樣的球員。

球場領袖自然不用多言,而對於在更衣室的看護者這個角色,利拉德在這方面也有很多的展現:比如利拉德會給剛來球隊的新球員叫車,以便他們能夠在訓練完能很快地返回駐地。再像是他會觀看所有發展聯盟的比賽,然後將自己對於這些球員的看法,反饋給管理層。同時,他也會在選秀前,與管理層做著深入的交流,給出自己的建議。

超遠三分絕殺回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利拉德在很多地方都去幫著建設球隊,這絕不僅僅體現在場上,他是否拿下了高分,他是否扛著球隊在季後賽走得更遠。

而這些也反映在利拉德對於一些事情的看法上,在利拉德的心裡,他希望自己是那種扛著球隊前進,並率隊獲得總冠軍的球員,哪怕在職業生涯僅僅有一次。

利拉德有次這樣說起曾經的“手套”佩頓,“現在很多人說起佩頓,並不是他在當年熱火隊時,與韋德、奧尼爾獲得總冠軍的那個時候,因為當時他僅僅是替補球員,而是佩頓當年效力於超音速隊時的強勢樣子。”

超遠三分絕殺回應對手挑釁 只有利拉德才能詮釋“利拉德時間”

在利拉德的心中,他絕不是那種為了總冠軍敢當配角的球員,而是要自己帶隊去登頂成功的球員。而這也是他很欣賞諾維茨基的原因。“諾維茨基是小牛隊的旗幟,他職業生涯都在小牛隊效力,並率隊獲得了總冠軍。這才是我心中的傳奇。”

利拉德,在開拓者隊正在打造屬於自己的傳奇,而他也不斷地告訴你:什麼才是“利拉德時間”。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宋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