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神通”观

出处

神通这个名词出现在多部佛经中,例如《楞严经》,指的是“通达事理的能力”。主要涵盖有六种:

◎天眼通:能见极远方事物,或能透视障碍物(例如:墙)或身体;不受光源明暗影响。

◎天耳通:能听极远方音声,包括言语等;或能跨过障碍物听到音声(例如:密室对谈)。

◎他心通:能知众生心念造作。参见心灵感应。

◎神足通:能随心游历极远处,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受时空限制。

◎宿命通: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知道现时或未来受报的来由。

◎漏尽通:“漏”即烦恼;能破除执著烦恼,脱离轮回,意指修行证阿罗汉果。

六道众生如天、人、鬼神等,因世间禅定或者与生俱有,或多或少有前五通,然而能力亦有浅深小大之别;天魔也具有五种神通,得以变现种种奇境。然而第六通──漏尽通,唯有依经教原理破除烦恼者方能证得。

《楞严经》中提到在修定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种种奇境,或许是随禅定功夫(定功)深入而渐得的神通,但若执著求神通或欢喜于得神通,则容易受魔引诱而入魔道。

这些能力和现代研究所描述的超感官知觉有相应之处。

获得

神通还有几种情况可以获得1 前世果报成熟 天生;2 通过某种手段获得 比如符咒 3 你被附体 等等!

报通----鬼神所具备的神通,自然而有,并非修持所得。每个人死后,立刻就可恢复这种鬼通。

依通----依靠其他鬼神的神通,附在自己肉体上。自己的深层意识已被鬼神操纵,然后向世人展现一些神通,但这些神通的水平或能力相当有限。

修通----由禅定所得。这一部分的神通较为真实。但由于禅定的功夫深浅不一,所体现的神通也就千差万别。这一部分人层次较高者,只是利用神通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修行方法和措施,很少会向世人显露。

业力之辩

在世间上各种的力量之中,最大的力量并不是神通,而是行为的力量,也就是业的力量。在中国的故事演义之中描写黄巢作乱,杀人无数时,曾有一句谚语说:「黄巢杀人八百万,在数在劫命难逃。」传说黄巢兴兵造反,要杀满八百万人,兵乱才能平定下来。在小说家的曲折描写之下,黄巢果然杀了八百万人,才被剿平。这件事的真实与否,留待历史去考证,我们要谈的是所谓「在数在劫」的问题。什么叫「在数在劫」呢?就是业报难逃的意思。当时的老百姓由于共业所感,因此才招致如此悲惨的杀身之祸,即使神通也救不了有业障的人。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丝毫也逃避不了。

有一次憍萨弥罗国的琉璃王,大举兴兵来攻打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城,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自告奋勇地向佛陀禀报说:

『佛陀!让我以神通救出释迦种族吧!』

『目犍连!释迦种族宿世业障,不知忏悔,今日要受到此报,虽然是我的族人,神通也是救度不了的呀!』佛陀慈祥的脸上带着无限的伤感回答说。

目犍连不信佛陀的话,以神通飞入被军队围得水泄不通的城内,挑选了五百位优秀的释迦种族,把他们一一盛放在钵内,飞出了城墙,满心欢喜地来到了佛陀的面前说:

『佛陀!我已救出了一部份的释迦种族。』说完打开钵一看,大惊失色,原来五百位释迦种族变成了一滩血水。虽然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也无法扭转业报的力量,而目犍连尊者本身虽然神通广大,飞行自在,曾经深入到地狱拯救母亲,但是自己最后却被外道用石头击毙。这么一位具足大神通力的长者,如此容易地被外道用一块石头就打死了,弟子们百思不解之余,更感到愤愤不平。佛陀告诉弟子们说:

『神通敌不过业力,目犍连的业报注定要被外道打死,大家不要怀疑神通的无用,而应该用心于三业的净化工夫。』

作用

俗话说:「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不要以为神通是万能的,有了神通就可以万事无恐。在业力之前,神通也派不上用场,一味依赖神通,弄巧成拙,反而会丧身毙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