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的實習同學被患者家屬投訴……

今天我心情沉重地寫下這個真實故事。作為一個帶教老師,我替我的學生難過,更是對自己的反思。

當我的實習同學被患者家屬投訴……

情節回顧

小藝是個很通情達理的護生,做什麼事總能先揣測下對方的小心思,可那天這姑娘卻沒看透對方的眼神,險些失足。

15床患者是一個性格比較怪異的老爺爺,有什麼在他眼裡看的不舒服的他總愛嘮叨,嘮叨就嘮叨吧,都說抱怨是金,總得讓老爺爺在醫院那股“冤”氣可以吐納。

那天小藝和我一起來到老爺爺的病房,把準備好的霧化藥端到老爺爺跟前,和他核對好姓名和住院號,示意老爺爺的女兒把霧化器拿出來做霧化。我就在同一個房間給其他床病人訂飯。老爺爺磨磨蹭蹭不肯立馬執行醫囑,和我們“討價還價”:這霧化晚點做吧,現在這個時間我不太高興做。

小藝這姑娘急了:爺爺,這霧化藥都配好了,您後面還有好幾個病人等著做。科裡就一個霧化機子,您不做我就拿走給別人做了。

話音剛落,老爺爺的女兒火了:你這人怎麼說話,什麼叫你不做就給別人先做了?你一個實習生這是什麼態度?你叫什麼名字來著?順手拉起了小藝胸前的胸牌,把名字、學校記得一清二楚。

我趕緊來到15床床前勸“架”:你們消消氣,這姑娘說話心直口快,爺爺不做我們就等會兒來做,一激動血壓高起來可不好。說完安撫了老爺爺的情緒,我們就忙著別的病人的護理措施。

誰料,沒過多久,護士長就找到我和小藝:投訴中心打來電話有一個病人投訴了一個叫小藝的實習同學,事情經過是怎麼樣的?

當我的實習同學被患者家屬投訴……

一下子我和小藝都懵了,這壓根沒往心裡去的“找茬”卻真的成了投訴。護士長聽完我們的解釋,也聽到了其他同事對這一家子病人的評論。在一旁的小藝默默地哭了,她覺得很憋屈,哪有這麼不講理的病人!實習過了一半的時間卻被病人投訴了,這種滋味對小藝來說不好受到極點,如果醫院接受投訴,在小藝的實習生涯裡這一定就是一個無法抹去的“汙點”……護士長拍了拍小藝的肩膀,安慰了她幾句,做了一個果敢的決定:找病人撤訴去!果然,老爺爺看在護士長的面子上撤了訴,但他有言在先——好好管你們的實習同學!

嗯!好好管同學去!這是我作為一個帶教老師對自己也是對學生的承諾!

溝通技巧一直以來在工作上就是個老大難的問題,每個人的處事方式不同,說話語氣不同,邏輯思維不同,同一個問題壓根就可能存在著答案萬萬種的情況。作為帶教老師不得讓我深思——我們就像老鷹抓小雞裡的那隻雞媽媽,總想庇護自己羽翼下的小雞,深怕她們受傷,深怕她們有危險……

有研究顯示90後的護理專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作為年輕一代護士的主力軍,會存在各種問題: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差,社會適應能力欠缺,導致臨床工作適應困難等困惑,護生的人際關係問題為60.9%。該怎麼帶好我的學生怎麼保護我的學生是讓我最揪心的事?

當我的實習同學被患者家屬投訴……

從那以後,每迎接一批新同學,我總會在帶教的第一天帶領他們來一場與溝通語言的美麗邂逅,內容如下:

1、在每一批新護生來到本科室起安排入科宣教,安排一節關於有效溝通的課程。

當然這不僅僅侷限於書本的純理論知識,我更會用現身手法,描述自己在真實案例陷入怎樣的困境,通過何種形式解決困難,達到了護患共贏的狀況。首先從真實案例引起護生對現實中護患溝通的興趣,引起護生的重視。

2、針對當今複雜的社會關係,分析護生與患者關係陷入泥潭的原因。

從學生的自身因素分析,從性格行為分析,從學歷水平等多角度分析,尤其是一些性格高傲自以為是的傲嬌學生,更要讓他們領悟人際關係的複雜。

回顧本案例作為護生要理解老人的心情,當他提出不想做霧化吸入的時候,不應該據理力爭,用婉轉的方式的暗示老人藥液已準備,耽擱久了要影響藥效。實習生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比如受到質疑、病人家屬偶爾的不信任等,都要坦然接受,欣然對待。

當我的實習同學被患者家屬投訴……

3、面對問題,教會護生如何迎刃而解。

我們每天總會遇見各種形形色色的患者,對於形形色色的他們,有時候作為臨床護士我們也是憋了一肚子氣,但很多時候要化干戈為玉帛。

3.1用語要文明禮貌 態度要和藹可親

溝通技巧範圍廣泛,可用於我們整個護理工作中,尊重患者是溝通的前提。我們在日常瑣碎而繁忙的工作中對病人和家屬要時刻想到尊重,溝通要使用規範性語言,貼切的稱謂。即使是非合理要求也要委婉拒絕,不可使病人尷尬,為溝通設下障礙。

顯然上述案例老公公的要求有點無理,但我們要用合理的理由去拒絕他的無理,比如:我們強調優先照顧老公公才安排他第一個做霧化,不要急著威脅他不喜歡做就要先給別人做。這樣的口吻讓病人感覺不舒服和被服從,我們更要讓病人積極主動參與醫療。

3.2 操作時合理解釋 關懷尊重病人

進行操作解釋是我們溝通工作的一大部分,我們每一項操作前都要與患者和家屬解釋目的過程,有無不良作用等,使患者有充分的準備與我們合作,在操作中要關心病人,注意詢問病人感受,當然不能忘記感謝病人和家屬的配合,贏得信任,為下一步溝通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上述案例中,我們先詢問他:老爺爺,現在給您做霧化,可以嗎?得到肯定的回答再進行護理措施既表示對病人的尊重也是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支持與配合。

3.3 使用得當的肢體語言,解釋通俗易懂

大方熱情的介紹會讓病人以較好的印象在頭腦中生根。不同的溝通場合和要運用不同的聲調,配合適當的表情、肢體語言等,尤其是需要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的病人,避免洩露病情使病人產生不良影響,增加溝通難度,使溝通產生僵局,甚至產生不良後果。

上述案例中的老公公性格喜歡抱怨,那作為我們更要去理解和接受他的抱怨,給予合理到位的解釋,才能到達護患共贏的目的。

3.4分段與綜合結合訓練 逐步提高溝通能力

帶教老師在溝通上要靈活帶教護生,可採取先點後面、循序漸進的方法逐漸提高。先培養護生的基本溝通素質,在訓練專業工作的溝通,最後進行專科護理與實際相結合,鼓勵護生與患者多交流,提高溝通能力。可以結合案例分享和情景訓練的模式,給護生設定一個模擬案例,讓他們參與溝通,最後進行點評。

3.5注意自我保護 避免產生糾紛

在溝通帶教中,提醒護生由於面對不同的病人和家屬,尤其處於法律日漸普及的社會,要注意保護自己,做科學合理溝通,不要留下糾紛的把柄。尤其是不可逾越自己職責範圍或專業以外,以避免溝通不當引起不必要的糾紛。

在當今社會只有吞下了委屈,才能把控住大格局,從一個護生到護理骨幹的成長過程必然是佈滿了泥濘和荊棘,再哭再累也要高舉理想大旗,一路向前。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