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人們都渴望成功,但通往成功的路往往荊棘遍地,不是那麼好走,所以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少數。

那些失敗的大多數人是從來不努力嗎?

想必所有大多數人都會站起來反駁:

“別亂gang(講),我們怎麼會沒努力了,沒看到我的髮際線不停的往後漂移嗎?‘’

“只是努力了沒效果而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怪我咯?(滑稽臉.jpg)”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依我看來這些暫時未成功的人裡確實不乏“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的猛士,但偽裝成很努力樣子和提前退出努力行列的人卻不在少數。

偽裝成很努力樣子的人是想欺騙自己,總自我麻醉說“不是我偷懶拖延,而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時機,沒有找到有效的方法,你看我不停的探求最省時、最省力的路,我這不是在努力嗎?”,以此來減輕自己的負罪感。

而完全不思進取的人,大概是連自己也騙不過去了,反正也做不成還不如不做,以至於破罐子破摔,死豬不怕開水燙,愛咋咋地。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那麼為什麼當我們想要成就一些事時,卻總會有一大堆藉口推辭跑出來拖自己的後腿呢?

這是因為人天生就有避重就輕、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的天性,生而為人便無法將其完全屏棄。後天的諸多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無非是想讓我們通過後天努力學會控制自己的天性,學會逆著自己的本性行事,以期與禽獸劃分經緯。

但是,我們的諸多教育往往不得其法,把天性好的一面,諸如堅強、勇敢等吹捧上天,而對於天性的另一面,諸如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等當做洪水猛獸,避之不及,最好能一棍子打死。

這就像遇到潤物細無聲的雨水,我們誇其為“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但遇到洪水卻總是哭天喊地,只知堵而不懂疏,最終往往堤毀人亡。

天性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同出同源,如硬幣之兩面。我們要麼全部接納,善加利用,要麼只會煩擾不斷,永無寧日。

我們只有瞭解癥結所在,承認諸多問題乃天性使然,才能對症下藥;否則,對問題的認識只流於表面,一味否定自己,反而萬法不靈,更有甚者運功不得法,還慘遭反噬,如,長期壓抑自己在人前積極上進,結果上進不成,反而換來抑鬱症。

認識到這點以後,我們不妨開始學習如何與天性這個兩位一體的孩子的相處之道。其好的一面自不必多說,大家都知道如何好好與其相處,這裡重點講一下如何因勢利導的對天性“不好”的一面加以利用,使其為我們所用,還不存逆反心理。

例如,要讀一本讓你久生敬仰,但卻始終望之卻步的《道德經》。

從天性的角度來講,這麼晦澀難懂的書讀時肯定很累,還沒勁,還不如看一本網絡小說來的歡快愉悅。這樣即便你勉強靠毅力支撐著讀,最終也大多難以為繼,無法如願。

因為天性小人總是變著法的拖你的後腿,一會兒犯困,一會兒肚子餓,一會兒又心累等等,總之就是變著法的誘使你跟它站在同一個安逸卻不思進取的深淵。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這天性熊孩子我們既看不到又摸不著,沒法拉出來打一頓解決。這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難道就任其胡作非為,生生拖累我們勇攀知識高峰?這當然不行。

那麼怎麼辦才好呢?俗話說“預想取之,必先予之”,我們不妨採取迂迴救國政策,先給自己的天性一個臺階下,別老是想逼其就範。給它點甜頭讓其自己屁顛屁顛跑回來主動與你站在一個戰壕裡,這樣才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怎麼讓其回心轉意呢?實際上一點也不難,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關鍵看你願不願意下本。

這個本可大可小,據實際情況而定。在讀《道德經》的問題上就可以這樣誘拐:“這本書確實味道不好,要不看完一章《道德經》獎勵你吃夢寐以求的大閘蟹以作補償”,天性小人一想“那感情好啊,不就是一章破《道德經》嘛,真以為小爺搞不定你?就先配合一下把這章勞什子道德經啃完,就會有美美的大閘蟹吃了,想想都好激動。”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就這樣你安定順暢的讀完了一章道德經,天性小人也如願以償的吃了頓大閘蟹,各自志得意滿而去。

如法炮製,幾次三番下來,隨著讀的時間久了,看的越來越深入,連天性小人也不自覺地陷進去了,覺得這比大閘蟹滋味鮮美,堪比滿漢全席啊,裡面有黃金屋顏如玉還有心所求,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至此時刻,你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天性慾望督促你馬不停蹄的看下去,深奧難懂的《道德經》最終變成了美味佳餚,豈不快哉!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這不是把天性當成了三歲小孩了嗎?

實際上天性確實如稚子般純淨,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就像小孩子需要及時誇獎獎勵一樣,天性小人也需要及時看得見的回報,否則它就會鬧脾氣,和你對著幹。

剛生下來不久的嬰兒,你會理性的不停地教導他/她“你要早上按時起床,晚上按時睡覺,其它時間不許睡覺;一天只吃三頓飯,其它時間不許吃飯嗎?”

肯定不會。因為你知道嬰兒還處在本能支配階段,和我們古老的祖先一樣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趨利避害、避難就易,對他們來說,這才是最能保證他們的生存和安全的方法,也是最正確的。你要是敢挑釁,他們就會和你鬧翻天。

這並非胡亂臆測,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邊緣系統屬於大腦舊皮質,除了與快樂、悲傷、喜歡、討厭等情緒反應以及記憶形成密切關係之外,也關係到動物本能的行動和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系統。故邊緣系統又叫“內臟腦”,也一度被稱作 “情緒腦”。

這是我們祖先五百萬年進化得來的,是我們本能的所在。正是由於這些本能行為發揮作用,才不至於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被大自然的諸多危險滅族,最終繁衍進化至今。

隨著人類智力、文明發展,一些遠古時期對我們來說極為有利的本能,比如,避重就輕、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的天性,逐漸開始阻礙人類進步。為了改善這些問題,近百萬年大腦容量基本一直沒什麼變化,著重在不停進化新大腦皮層(理性腦),試圖通過新大腦皮層來統籌一切,包括掌控邊緣系統的本能,使之更適應人類的發展,但到目前為止還沒進化到能完全由理性主宰本能的地步。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認識到做事時真正的阻力所在了,就應該巧妙運用天性,以達到夠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是一味違逆自己的本性,強力迫其就範,短期可能有所進益,長期卻往往事倍功半。

知道了人天生就有短視、及時行樂的本性,那麼我們在做一些長遠來看有重大利好,但短期得不到及時回報的事情時,就要學會將目標拆分。每完成一小步就給自己相應的獎勵,這樣就能持續保持積極性,而不會因一眼望不到頭,最終被本能拖入懈怠的泥沼。

道理是很簡單,關鍵還是要學會實際去應用。在公司治理過程中就是KPI逐級下分,只要每個員工都順利達成各自的KPI,那麼合在一起就是整個部門、整個公司的業績增長;在項目管理過程中就是分階段目標,只要每個階段的目標能順利達成,那麼各個項目階段連成一線,就能完成一個龐大複雜、擴日持久的項目;在人生成功之路上,只要不好高騖遠,跟隨本心,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就能達到所想。

對於那些偽裝努力的人,也應該明白“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於其探尋無止境的萬事萬物,不若退回萬事萬物出生的本源;與其四處找尋如何提高專注力、如何克服懶惰拖延、如何能持之以恆等無群無盡的末術,不如一切從“心”出發,從本性上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不然,整日忙碌勞心尋來諸多方法,卻往往無法持久有效。到頭來花了大把的功夫,卻沒有明顯進益,豈不是比那些提早退出努力行列的人還可悲。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學會如何與天性和諧相處,當是我們勝利之“本”。簡單的說,就是拿出哄熊孩子的本事哄天性小人。只要熊孩子哄的好,不怕成功不來到。

開啟成功之旅,從哄好熊孩子開始

輕鬆愉快的踏上成功之旅就是這麼簡單。

哄好你自己 與生俱來的熊孩子,讓ta心甘情願跟你走,Just try i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