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討論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文化素養有多深?這個話題不僅奇怪而且滑稽,但是因為這個人叫郭德綱,所以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見過今天郭德綱演出的壯觀場面的人,是否想象過他的上座率曾經只一個人?甚至有上頓沒下頓?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郭德綱經常說:他的表演是高科技。這句話我認可,因為他的相聲精準的可以抓住觀眾的感受,讓觀眾的情感隨著他的表演不斷的得到興奮,不斷的得到刺激。甚至這種刺激和興奮可以精確的在他的掌控之內。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這是什麼?

這是一種能力。

這是一種什麼能力?

這就叫“邏輯”能力。

但是我要說,這種能力並不是他在小學可以學到的,或者他在他那些書架上的藏書中可以得到的。甚至我有證據可以證明,郭德綱所具有的這種能力,絕不是他自己發明的,這是一個更強大的理由。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先把話扯開說說“邏輯”這東西。邏輯就是事情的因果規律,而研究思維規律的學說就叫邏輯學。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在中國古代邏輯學叫做“理學”,中國理學最發達的時代是宋明時期。理學流派眾多,名家輩出,如宋代的朱熹、張載;明代的王陽明等人。其研究工具大多是借用儒、道、佛的理論來解釋“天地人”。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當然這些大家也都會有一些屬於他們的特色。比如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其基本邏輯就是知道就去做,從而合二為一,否則還不如不知,很簡單很實用。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朱熹曾說:“凡事無不相反以相成”,事物“只是一分為二,節節如此,以至於無窮,皆是一生兩爾”。這顯然是傳承了老子和易理的陰陽,也就是現代的相對論了。其實中國理學之嚴謹性毫不輸於今天的邏輯學,以至於宋明600年理學對後世影響是可謂空前絕後。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我們都知道中國戲曲的發源,來自於元雜劇,而元雜劇的創始者,關漢卿、白樸等或是宋末遺臣,或是不第的秀才,皆是理學的傳承人。我們可以想想西廂記、竇娥冤、單刀會,有哪一齣戲不是傳承至今數百年的經典?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其實在中國,從史記開始知道戲劇的出現。中國文人一直是用理學的邏輯在搞文藝創作。那麼到了晚清,衍化成為評書,單口相聲等。相聲別看它充滿了市井氣,但它的內涵中邏輯性極強的。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我們都知道郭德綱雖然只是小學文化程度,但是他自小從評書開蒙,然後學相聲,再後來是各種戲曲和曲藝。說起這些都是技術活,但無論是相聲評書還是戲曲,其本質都是講故事。故事就要有邏輯性作為起承轉合的連接,其實就是理學的潛移默化。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比如郭德綱經常會說,相聲四門功課:說,學,逗,唱。其中的唱,是指太平歌詞。這時他一般都會強調,相聲演員唱歌唱戲,讓所有的其他東西都算是學。就是很多人會認為他這是強調這個是一種賣弄!我說你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這裡恰恰是理學中嚴謹的表述,所謂明理才能達意。一般在這個時候,郭德綱他會表演一系列太平歌詞,以證明自己的嚴謹。我們必須要知道邏輯就是事情的因果規律,因果規律往往是嚴謹的環環相扣。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岳雲鵬作為郭德綱最紅的弟子,唱功是乏善可陳的。他唱的五環之歌,雖然盡人皆知。但那是屬於學唱,我認為他並不是郭德綱心中最得意的弟子。郭德綱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得益於他傳承的順序非常嚴謹,當然這和他個人的天分悟性也是分不開的。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他在不知不覺之中,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理學技巧,並把自己十幾年的學習和積累發揮的淋漓盡致並觸類旁通。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他的所有作品來源於傳統段子,又能結合時下的流行文化,雖然他的故事中幾乎都是于謙的家人。但其實我們會發現他說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人。

只有小學文化,未必不是“理學”高手!


因此我認為不一定文化水平有多高,而應該說他基本功紮實。

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