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在這梅雨紛紛的季節,難得一晴天,骨子裡不由得有著親近自然地渴望。週末與兩三好友結伴遊寶峰,“茲山甲天下,蔥翠自開闢;石磴空自清,峰巒映金碧。”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清晨出發,迎著九嶺晨曦,一路駕車沿著盤山公路而上,山間雲霧繚繞,沉醉間,雲霧飄蕩而來,一會兒如絲如帶,如帛如棉,一會兒浩瀚無際,如波瀾起伏的大海。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還有那從山頂到山腳滿山的翠竹,一根根流動似的伸向高空,那竹節由密到疏向上延伸,在藍天下岔開枝葉,遮天蔽日。道路蜿蜒曲折,溪流總在我的附近,即使濃蔭遮蓋,碧潭響瀑流泉冷,溪流的聲音一直沒有離開過我的耳根。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去寶峰的路向來很好走,可是因為前段時間下雨較大,這一段路多處出現高山落石,部分石塊飛落到路面上,建議每一名車主緩慢行駛,注意交通警告標誌提示。過了塌方路段後,前方就是香樟林景區。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車子緩慢駛近焦坑大橋,有趣的是,這裡是打拐題材電影《失孤》的外景拍攝地,這裡的原生態場景定是打動了所有人的心。橋下潺潺的流水,溪流的“汨汨”聲和大海里的水總是不同。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我喜歡水,欣賞清澈,溫柔的水,感受水從指間流過,像個旅行者,緩緩地行走在這山間,偶爾與岸邊的頑石互動,驚起一圈圈漣漪。遺憾沒選擇秋日來,想著秋夜雨後的山間,月光灑在石上的微涼,構成一幅山居秋暝圖,怕是更惹人憐愛吧。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北河沿岸連片的古樟林最有意義的是,這裡的優質樟木,1977年曾調運北京供建造毛主席紀念堂。沿著大橋前行,果然見綠樹堆翠,蓊蓊鬱鬱,空氣亦漸漸清新起來,一脈清香,縷縷溢出了聖潔和樸實,沉醉在生長了幾百年的樟樹林,不怕蟲侵菌害,心靜眼明,能見江山如畫,能看繁花似錦。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在樟樹林未久做停留,驅車趕往下一個目的地,大概20分鐘後,順利到達有“石門古剎”之稱的寶峰寺,這個始建於唐朝中期的古老寺廟,距今已有1200餘年,唐朝宰相裴休有詩讚此地是“靈勝地”。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清代文人舒慕芳譽此地為“洞天福地非人間”。到此一洗凡塵雜念,連功名都可以拋棄不要了。這寶峰寺歷史文化厚重,環境優雅,周邊的山形,乃鬼斧神工造就,山青水秀,風光旖旎,氣象萬千,真是天下之勝之地也。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千年古剎,鐘聲悠悠,青燈古卷,香菸嫋嫋。寺廟院落不大倒也精緻,古樹參天,大殿巍然聳立,經歷風雨,飽經滄桑,似乎沉湎於對千年往事的回憶之中。一入佛門,萬境皆空,每次踏入這座古剎,聽到那空靈的梵音,嗅到那清淡的檀香,心便不由自主地變得平和恬淡起來,寶殿內,僧侶們正誦經打坐,香客們也在殿門外虔誠的叩拜,靜宜的佛堂宛如隔離塵世。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寶峰禪寺的右側乃是著名的江西佛學院。佛學院古樸大方,是三棟三層的仿古建築,朱欄粉壁,碧瓦飛甍,格調清新典雅,院內金桂,枝繁葉茂,亭亭玉立,其與西廂的禪院交相輝映,令遊客流連忘返。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佛曰:心若水,明而靜。煩惱時,靜一靜;痛苦時,靜一靜;失意時,靜一靜;心靜即佛。行走在精巧的迴廊上,細賞沿途石碑上度化世人的禪句詩文,一時間,心有所動:釋然,超然,淡然,持一顆平常心,佛說人生因果,亦如此。

有一種生活叫靖安,靖安山水畫卷令人陶醉

在淨化心靈的梵音中,我踏出寺院的門檻,陣陣清風滑過指尖吹拂著面頰,都說行於山水之間,領悟於自然地瀟灑俊逸,平淡亦是一種美,將心寄情於青山綠水更是一種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