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歡迎關注“行秀”,每週都會更新社群乾貨文章。

·價值199元社群機器人限時免費派送中,回覆1即可領取。


現下的知識付費類產品大多采用社群裂變營銷,如何讓課程吸引更多的用戶,並讓用戶產生付費意願,這是社群運營者們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

從行秀合作過的30多個知識付費類社群來看,真正在知識付費上實現大幅度盈利的社群,他們都會採用比較“強”的運營模式來運營,具體大致分為以下4個步驟:

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1、分析痛點,定位人群

前期準備階段,社群主需要對大眾痛點進行分析,並根據調研分析定位想要相應的目標用戶,不同的用戶群體往往會有不同的學習需求,相應的付費概率也會不同。

哪些群體最容易付費呢?從行秀這些年合作的社群來看,年輕人更願意付費嚐鮮,但往往都是購買比較便宜的課程;而中年人出手較為闊綽,且復購的幾率更高。

道理也很簡單,青年人剛入職場,囊中羞澀;而中年人往往收入水平較高,為了自身的興趣或者孩子的成才他們也願意付出更多的費用。

社群主在選好群體和服務內容後,還要學會根據熱點來包裝自己的內容。舉例而言,一個想做學生課程的社群,中、高考這些時間節點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在這些節點,免費考題+名師指導在中高考將會會非常具有吸引力,可以作為社群引流拓展的利器。

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2、引流階段,善用優勢資源

定位做好後,社群主還需要對群規等細節進行一些規定,確保新的用戶一進來就能瞭解這個社群能提供什麼資源。

接下來社群的引流方面,社群主需要善用自己的優勢資源,特別是在一開始社群名聲沒有打開的時候,利用一些免費資源(如免費課程、免費資料)可以完成社群初期的引流。

利用免費資源引流一方面是為了讓社群更多地得到傳播,一方面也是對老師自身的實力作出宣傳,讓用戶們更加放心地購買後續的課程。

但在免費課程的設置上社群主需要動一些心思,舉例來說,行秀之前合作的一個少兒編程社群,他們利用一系列課程當中的前面3節來進行引流,後面7節課則需要付費購買。

在學習完前3節課後,他們在文案中強調編程是需要整體學習的,半途而廢等於沒學。望子成龍的家長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半途而廢,因此大部分都購買了後面7節課程。

在引流方式上,可以藉助裂變海報+活碼+機器人作為主要引流手段,這也是目前最為常見的引流手段,具體流程如下圖。

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3、社群維護,盡心盡力

現在很多社群課程都會強調裂變引流的重要性,但對於後續的服務卻很少提及,導致很多運營者逢人就談裂變,拉了很多個群卻沒有什麼轉化。

對於很多知識付費類社群來說,做好內部維護才是後續產生付費的關鍵因素。內部維護主要是用各種各樣的運營方式來維繫用戶關係,讓他們對社群瞭解更加深入,並逐漸產生歸屬感。

在行秀合作的一個營收超200萬的書法社群中,他們前期利用人工+機器人的方式來管理社群,機器人負責解答常規問題,人工客服負責維持群內秩序,收集成員提問。

除了平日的貼心服務外,空閒的時候書法老師還會利用行秀的微信群直播功能進行貼心答疑,讓學生們的疑問得到第一時間解答。後期再結合社群成員的需求推出各種定製產品,進一步增強社群會員的粘性。

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4、後期轉化,水到渠成

轉化環節往往是各大社群主最關心的,卻也是最容易跑偏的,很多社群經常是引流後直接跳轉到轉化這一步,效果不見得好,還要背上“割韭菜”的罵名。

知識付費類社群的後續轉化,是基於之前持續服務的基礎上的,當老師樹立一定的社群威望,並在社群內部成為KOL後,後續的轉化自然水到渠成。

但這個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社群運營者和老師們一起參與到社群的日常交流當中去,多和社群成員交流,及時解答社群成員的問題,才能讓社群氛圍更融洽,讓他們更加具有歸屬感。信任,才是知識付費社群轉化的核心基礎。

我分析完30多個賣課社群,原來賺大錢的都經歷了以下4個步驟!

今天的案例就介紹到這裡,我是行秀君,參與過30多家社群的運營,具有非常豐富的社群運營經驗,歡迎關注我,每週都會有精華內容推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