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學會鋼琴實用技巧進階

首先,我認為基礎分為兩大塊,一個是理論類,一個是實踐類,再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技巧和小方法,不過我認為這些小技巧小方法或許會幫助一些人。

十分鐘學會鋼琴實用技巧進階


理論類:

理論呢,我也分為兩類,一類是理解的,一類是熟記的。

理解類,說白了就是高低音譜號,指法,左右手,時值什麼的,這一類只需要理解就好,不需要弄得非常精準。

舉個例子,我的孩子看到四分音符,他不一定知道叫什麼,但他知道這個是一拍。

我個人覺得孩子只要理解消化就行,教學沒必要過於教條,有很多教師(或家長)特別要求孩子要記住,這個叫四分音符,巴拉巴拉。。

這個階段我認為也是可以有的,不過得等孩子相對大一些,比如6歲或者7歲,再講出來或許會加深認識。Ps:我的學生大多數都是4-5歲。

在這裡也講一下,我記得我剛當教師的時候,我們學校教學主管問我,知道高音譜號為啥叫G譜號麼,我說我知道,因為是從G這個音開始畫的,然後他讓我加入教學中,不過這麼多年我都沒教過,第一,孩子懂英語的也不多,也很可能和拼音混淆。第二,太過教條的教學不符合我的風格,所以咯,得澄清一下,不是我不會,而是我認為講出來,暫時沒有很大必要。

熟記類:

這一類就不僅僅是理論類那種清楚即可了,而需要不斷加深,不斷複習,最後做到張嘴就來,上手就彈才算達標。

比如:識譜

今天有位朋友問我關於認音的技巧,我要說的是,這個不是我個人的技巧,有一些是大師分享,有一些是國外教材中見過的。

我有兩個美國的學生,他們放假回國就在我這學習,國外的認音技巧是我非常非常喜歡的,因為國外的學生識譜都很快,這與科學的識譜方式是分不開的。

中國最常見的就是,高音譜表:下加一線是Do,然後像上臺階一樣,線上一個,間上一個,一個一個數,這種方法不是不行,而是非常準確,正確,但是效率太低。

比如給你來一個高音譜號上加二線的音,你得數多久才知道這個高音C呢。。。

無論用哪種,或者都用,都有一個前提,記住音序。(正反都要記住)

十分鐘學會鋼琴實用技巧進階

先來三個小技巧嚐嚐鮮:

第一,背線上音。

這個在教學中,家長們會產生一定的質疑,這也是我常用的辦法。

高音譜表一線到五線,依次是mi sol si re fa 。

有很多家長會問,孩子記這個有啥用,我要說的是,只要記住,不一定哪天用了,就有更快的辦法了,而且速度絕對快過一個一個音的數。

第二,參照音。

比如我們知道下加一線是中央C,那我們為啥不多記幾個C呢?

拿高音譜表舉例子,下加一線是C,三間是另一個C,上加二線還有個C。

比如二間的音,你可以從下加一線向上查,或者從三間向下查,都可以得到答案,這個音是La。所以我說這個也算是一種技巧。

第三,背間上音。

這個我在國外的某本教材看到過一些,我個人覺得也是可以的,技巧也和背線上音是一樣的,不需要過多贅述。

實踐類:

實踐類兩個問題,一個是手指獨立性,另一個是把位重要性。

手指獨立性:

這是個長期的問題,不是幾天就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

最基礎的站立和支撐我今天先不說,直接說獨立的問題,(拜爾前後的水平)可以讓孩子用五根手指分別彈下五個琴鍵,然後單獨彈一指,二指等,但是其他手指不鬆開。

技巧的要領在於儘可能放鬆的彈,而不是渾身都用力,特別是蠻力。手腕放鬆,能抬指最好,不能抬就低一點,前提是儘可能放鬆高抬。(放鬆是前提)

把位重要性:

有很多時候我彈琴不看具體是什麼音,而是一放就出來了,比如拜爾前期很多課就是訓練把位的。

把位這個詞在吉他裡用的很頻繁,不過我認為鋼琴裡也很重要,換句話說就是手的位置,放在正確的位置了,用對手指,甚至不需要知道彈的是什麼音也能彈對,這就是把位的重要性。

訓練方法很簡單,就是和絃,還有和絃的轉位,從三和絃開始,do mi sol 轉位到mi sol do再轉到sol do mi 然後可以繼續往上或者再下來,重點在於感受位置感,還有手指的指法。

十分鐘學會鋼琴實用技巧進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