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5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古海洋


中国最美地质公园,太行山大峡谷,5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古海洋。

在华北大地上,太行山深处,有一处以山称雄、以峡称奇的地质旅游胜地——山西太行山大峡谷。大峡谷像一把利剑将太行山横向剖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揭示25亿年来,太行山内部结构和构造的天然窗口。

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壶关县东部,太行山南段,东临河南省林州市,公园总面积148.4平方公里,分为八泉峡、青龙峡、红豆峡、五指峡和王莽峡5个景区。

受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和自然侵蚀作用的影响,公园内峡谷成群,谷底与山岭之间,最高海拔1822米,最大落差1336米,巨大的地质反差形成了高山和峡谷。这里具有大山之雄、峡谷之绝、崖壁之险、溶洞之幽、水体之秀、山石之奇,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峡谷群地质公园。

根据地质学家研究,红豆峡谷之上层层叠叠的岩层形成于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寒武纪——奥陶纪,这些岩石虽然与下部的紫红色石英砂岩都是近于水平的层状,但是,二者都经历了长达10亿年左右的沉积间断。风化剥蚀后的紫红色石英砂岩在整个太行山地区,厚度变化极大,从几百米到几十米。


当海水再次光临这片大陆,这里表现为一种典型的陆表海环境,那是一种现已消失的古海洋类型。温暖的海水浅而动荡,有利于生物生长和碳酸盐沉积,因此在八泉峡与王莽峡之间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发现三叶虫化石,三叶虫就是当时的一种古生物。

太行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形成如此密集的峡谷群正是中国东部大地构造运动,引起太行山快速隆升及我国第二地势阶梯形成的产物和见证。

其中红豆杉有中国植物大熊猫之称,区内的分布面积达1000亩,红豆峡也因广布红豆杉而得名,公园内长3500公里的森林防护墙被上海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世界之最。

大峡谷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悠久丰厚的人文历史,更为景区增添了绚丽和灿烂的篇章。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三嵕庙是一处典型的宋金木结构建筑,在国内古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羊肠坂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白陉的一部分,自古就是上党与中原大地之间的纽带,是穿越太行山的交通要道,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许多千古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