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2019年,企業好像都患上了一種

名叫互聯網焦慮症的病

就連“趨勢王”互聯網公司

都開始進行行業大洗牌

裁員消息在各大社交網站鋪天蓋地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作為重度患者的傳統企業舉步維艱

產品不好賣,人才留不住

渠道在失靈,利潤薄如刀,對手出奇招

等等問題讓企業陷入困境……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原因何在?

歸根究底是因為傳統企業跟不上現在快速變化的互聯網趨勢,缺少互聯網思維。

企業是時代的產物,10年前的思維和方法,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

傳統企業要想在被互聯網“強暴”後逆風翻盤,吃到這個時代的香餑餑,以下基於互聯網思維的4條生存指南,請務必查收!

01.

挖掘精神需求

當一個產品的剛性需求已經消失,我們不妨去挖掘他的精神需求。

比如美國一個黑膠唱片,2016年銷量達到了 1300 萬張,同步增長64%。

在現代網絡如此發達的情況下,為什麼一個傳統的黑膠唱片賣的如此火熱?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據瞭解,許多購買者購買黑膠唱片,只是出於收藏目的。

他們希望能以有形的方式保存藝術作品,既是對偶像的支持,也是追求音樂的一種象徵。

於是此唱片公司擬定的營銷戰略就是打造黑膠唱片的收藏價值,具體的落地方法可以這樣設計:

1. 對珍貴的唱片定高價,也就是差異化定價

2. 做限量搶購,製造產品的稀有性

3. 在某些歌手的音樂播放平臺上,售賣此歌手的唱片,針對粉絲定向營銷

4. 撰寫經典的黑膠唱片的故事,製造有價值的新聞事件等等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此產業的復甦,不難看出:如果產品已經走到了被淘汰的邊緣,我們還可以嘗試去發現產品的其他需求點。

02.

以服務為核心

傳統零售是以貨為中心的商業模式,而新興賣場和互聯網分別是以賣場或流量為中心,最新的模式則是以人為本,以服務為核心的2.0。

現在互聯網已經覆蓋了每一個角落,電商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分分鐘隨時隨地就可以貨比三家,以前的以貨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早已行不通。

再轉而看流量。我們常見的微信大號或者微博大號都是以流量取勝。

比如之前的咪蒙,暫不說賬號註銷的事,在流量上,就是因為擁有幾百萬的粉絲,好像隨便發個什麼推送都能躺著掙錢。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但是企業更深看到的應該是她的變現能力:變現是王道。收割那麼多的流量都是為了變現。

同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零售的核心本質就是用更好的產品,更短的渠道,更寬的通路服務顧客。

就要做到以人為本,把細節服務做到120分,才可能讓用戶站在你這隊。

03.

渠道去中間化

新經濟時代的薄利多銷,是便宜的升級版,不僅包涵便宜本身,還增加了省時、隨意、便捷和去掉中間環節成本的功能,為用戶消費節省時間。

這裡就有很典型的例子——拼多多。

很多人不解,為何有了淘寶網,怎麼還冒出個拼多多,竟然這麼厲害,可以把淘寶的相當一部分生意,搶到自己的平臺上。

對於一個傳統企業來說,可能幹上30年都很難達到這樣的市場地位。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而拼多多就是在傳統的基礎上,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把商家們團在一起,再以B-C平臺銷售的規模效應,給到商家更大的經營空間。

讓數以億計的人群形成集約化的,爆炸式的,發散式的倍數消費。

這樣一來,不僅價格便宜,而且讓消費者覺得省時、隨意和便捷,最終實現了快銷、多銷、快速賺錢的這個根本目的。

04.

讓用戶代言

互聯網時代的產品思維:以用戶為中心。讓用戶成為你的粉絲,讓用戶去幫你傳播。

小紅書在這方面就是典型的例子。

現在已經是一個人人信息平等的年代,找到你的用戶以後,再次用特別標準的語言和他們講,其實沒有人記住。

在小紅書的海量UGC(即:用戶生成內容)的實驗證明,讓用戶自己來講品牌是最有效的。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剛開始的小紅書自營的主要策略是推爆款,放大采購規模以降低成本,但它的選品常常被對手緊盯。

小紅書推什麼,競爭對手就促銷賣什麼。除了這樣貼身肉搏的競爭之外,建保稅倉、建客服團隊都是大筆開支,令小紅書資金壓力巨大。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2017年年底,小紅書的產品、運營,營銷策略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提升社區活躍度成了第一目標,開始從跨境電商公司轉向信息流社區公司,變成了用戶在平臺上發表動態,自己去主動代言分享。

事實證明,這樣的轉型為它帶來了巨大的紅利。

越成功的企業,越喜歡花時間在這4件事情上!

2018年5月,小紅書以30億美金估值引入阿里領投的D輪融資。

2018年年中時,上線兩年的抖音日活就達到了1.5億,而之間小紅書的日活只能達到百萬量級。

這樣的數據很大程度地表明,傳統工業時代以公司為中心的商業模式,正在向以互聯網時代以用戶為中心的方向上轉變。

★ 總結必看 ★

其實,任何一個在這個時代做的風生水起的企業,都是在尋找符合這個時代生存的邏輯。

既然是互聯網的主流時代,企業想在這個時代下收割紅利,就必須基於互聯網的思維去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背書。

對於我們命懸一線的傳統企業,可能眼前面臨無數方向,但可信賴的只有前方。

任何時候,企業都是時代的產物,持續創新,變革,開放才是所有行業不變的真理,共勉!

關注“微觀商學” 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