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老灶臺

“灶”,與鍋腔、土墩子雖同屬炊具,卻是“生火做飯的設備”中的正規軍。鍋腔不登大雅之堂,堂堂正房不會燒鍋腔;土墩子臨時應急,用過了便廢棄了;只有灶是廚房的常規“設備”。

泰州老灶臺

小時候印象,家裡有兩處是神位所在:

一是堂屋迎門的北牆,條櫃子之上,這是供奉“家神菩薩”的地方,條櫃也叫“家神櫃”;另一是灶上,有灶王爺的神位(老家叫“灶家菩薩”或“灶家老爺”)。

臘月二十四送灶,灶臺的煙櫃子上會貼上灶王爺像。歇後語曰:“灶家老爺上天——直來直去。”敬灶神的時候母親常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砌灶,老家叫“支灶”,“支”有豎起來的意思。灶有鍋臺、煙櫃子、煙囪三部分,從下往上“豎”。所以,叫“支灶”蠻有道理的。

泰州老灶臺

砌灶一般用的是小青磚。望磚、水瓦也要幾塊。灶體上設計一些凹進去的小格子,為的是可以放進盛油鹽醬醋的各種器皿,煙櫃正中還有一處挑出來,作蹾油燈的地方。凹進去的小格子,往往變化著形狀,正方的,長方的,圓的,半圓的,大括弧線條的等等,既為了實用,也為了好看。這些地方用薄薄的望磚和水瓦結構不佔煙道的空間,水瓦的弧線正好造型。有些瓦匠手巧,在刷白的灶體上,還描畫出彩色的花鳥蟲魚。大多數鍋灶沒有這麼講究,往往是在粉刷過的灶體上劃出整齊的磚頭縫隙,也好看。

人少,小廚房,建小灶;人多,大廚房,建大灶。家庭用灶,一般是兩間灶或三間灶。兩間灶支一大一小兩口鍋,大鍋煮飯,小鍋燒菜。三間灶,支三口鍋,除了一口大鍋煮飯外,兩口小鍋就是燒菜炒菜。菜,有燒有炒,那是很小康的生活。比如一個鍋裡燜上紅燒扁豆大臺鴨,另一個鍋裡炒幾個諸如韭菜長魚絲、青椒雞蛋皮之類的。莊稼秸稈燒鍋,旺旺的底火,炒個菜,濃香四溢,天井裡和巷子口都聞見。

我們這裡的老灶灶臺頂頭貼牆,與廚房門成直角,不會正面朝外。鍋臺的正面叫“上鍋”,燒菜的人也叫“站上鍋”。煙櫃的另一面叫“鍋膛門口”,後面要有一定的空間堆放燒草。燒鍋膛是個苦差事,冬天還好一點,夏天溫度高,熱烘烘的火苗,烤得人紅頭赤臉、大汗淋漓。還要根據“站上鍋”的指令,一會兒大火一會兒小火的變化。

泰州老灶臺

支灶是個技術活,兩個地方最反映水平:

一是煙道排煙是否暢通,有的灶砌好了還得返工,煙囪回煙——煙不順著煙道往空中冒,卻從鍋膛門口湧出來,嗆死燒火的人;二是灶臺的製作,就是鍋子四周檯面的處理,這是很有講究的。鍋臺檯面和沿邊線條要用麻絲、石灰油膏塑型,稜是稜,角是角,線條要直,寬窄一致,泥搨子的功夫要過硬。做得好的油灰灶臺油光平整,不吸水,不缺邊,經久耐用。

灶臺上有個必需的組件——湯罐。夾在兩鍋中間靠煙櫃三角區的湯罐是支灶不能少的,湯罐是熱水的來源。燒飯炒菜連帶著把湯罐裡的水燒熱了甚至燒開了,飯菜裡添水從湯罐裡舀熱的,很方便的。興化有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叫“湯罐裡的水順帶熱了”,意思是跟在別人後面沾了個順便光。湯罐雖不是主角,卻也是重要的配角,不可以少的。

灶身有個凹進去的空間叫“貓殼兒”,小時候潮溼了的布鞋都塞在那裡烘乾。為什麼叫“貓殼兒”?天冷,灶壁暖和,貓兒蜷縮在那裡取暖呢。鍋膛門口不是更暖和?可是那裡有危險,靠著熱灰,一不小心,貓毛就沒了。

新灶支好了,要“賀灶”。向灶王爺進一炷香,放一串鞭炮,等於是新灶開張先向主管領導打聲招呼。更重要的是“新鍋新灶,魚肉跳跳”的習俗不能忘記,這樣,從此才能過上有魚有肉的好日子。

近來,伴隨著迴歸自然的崇尚,磚灶在農家菜館、生態園飯店悄然捲土重來,名之曰“農家老灶”,專燒家常菜。平平常常才是真,飯菜也是。雖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但總有膩煩的時候,莊稼秸稈為燃料的老灶燒出來的飯菜原汁原味,真是難得的口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