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我創業失敗的原因

在2017年的冬天 ,我離開了工作15年多的公司,回到這個冬天總有點陰沉沉的成都。可能由於職業習慣吧,在放鬆的耍了幾個月後,就覺得渾身不自在,總想找點事情做,不然人就會耍廢了。於是,就開始留意做什麼好呢。之前工作的企業是一家連鎖超市的分店擔任管理工作,接觸到最多的就是供應商,那就去做一份與銷售相關的工作吧。

(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睡覺有人遞枕頭,2018年3月份就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一位認識10多年的老大哥向我伸出了橄欖枝。這位老大哥有一個四川二級城市比較有名的蚊香品牌,生產的工廠就在眉山青神。而正巧這個品牌在龍泉的代理商由於家庭原因不做了,所以急需新的代理商去接收市場。老大哥知道我的近況,就力邀我去成為龍泉這個品牌的代理商。而且承諾 ,先發貨,貨賣了再給錢。在知道我擔心資金問題,老大哥立馬就拍板讓財務借20萬給我,並且聲明不限還款時間。有老大哥這樣的幫我,如果我不去闖一闖,就再也說不過去了。

(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先給大家說說我的創業內容,就是一個專為鄉鎮小超市、夫妻店供貨的配送商。以老大哥的蚊香品牌作為切入市場的起點,因為前一個代理商打下了較好的基礎,這個品牌有固定的客戶。然後我再順帶做一起海飛絲、飄柔這些知名品牌的配貨,從中賺取差價。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一項目我怎麼看都是有發展前途,結果半年後我以虧10萬元的代價結束了這項創業。是什麼原因讓我在半年內虧了10萬呢?讓我給大家說說,也給想創業的朋友一個提醒。

1、選擇倉庫失誤:面積過大,環境差。既然要做批發業務,那肯定得有一個倉庫。由於急切的想盡快開業,所以就在半天時間內確定了一個363平米的倉庫,每月租金6171元。倉庫的層高6米以上,這點我很滿意。開業後才知道,倉庫給我出了一個大難題。倉庫左邊的鄰居是一個貨運部,每天大車小車不停的進出。而相鄰兩個倉庫中間上方沒有完全隔斷,灰塵就從上方到我這邊來做客。而我的商品都是一些日用品,對商品的衛生要求較高。所以倉庫的灰塵讓我們不得不隔天就做一次衛生,或者用東西遮住。其次,我過於樂觀的估計了每月的銷售,倉庫大概有100平米位置是空閒的。想搬一個小點庫房,一時又找不到,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塊地每天都在浪費錢。

提醒:不管是選倉庫,還是選辦公室,個人認為選擇與自己行業相近的做鄰居,才不會以後給自己找麻煩。

(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2、切入市場的時機不對。大家都知道蚊香是夏季用品,但供應商鋪市場從3月初就開始了。雖然老大哥的蚊香品牌有固定的客戶,但由於我們是4月中旬才開始進入市場,好多的老客戶已將貨款用到其他蚊香品牌上了。即使抹不開情面訂一點貨,那也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所以,大家在自己不熟悉的行業去創業時,請不要用自己的理解去看待這個行業的現象。你沒有深入接觸或有人帶領時,是不可能發現這個行業自有的行業規則。而我就是在這個規劃方面吃了大虧,看著倉庫裡堆滿了蚊香卻發不出去,急得嘴上直冒泡。

提醒:每個行業的水都很深,入行前請多向相關的從業人員請教,否則怎麼淹死都不知道。

3、業務人員缺乏。做配送不是打開門就會有顧客上門,需要有業務人員去拜訪各個客戶,查看客戶的缺貨情況,然後通知庫房送貨俗稱開單。業務人員與客戶的溝通水平,直接決定了庫房出貨情況。而我找的那個業務員,工資比其他公司的業務員每月高2000元。但有時候開回來的單看著我都想哭,而她還一副我很努力了的樣子。後來我才知道,真正優秀的業務員是被其他老闆死死的抓在手裡,在一個公司做上10年的多的是。只有那些半罐水的業務員才會東跳西跑,在這家拿拿保底,在那家拿拿保底就混成了所謂從業經驗豐富的業務員。提醒:如果你不專業,只有被下屬忽悠!

(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4、從業時間短,客戶對我的信任度不高。做日化配送的,在龍泉這個地方有很多家。每年有新的公司進入,也有老的公司關門。所以客戶看多了這些配送公司的來來往往,新進入的公司很難得到他們的信任。客戶擔心幾方面:一是大家沒有過多的交往,對商品的品質不放心;二是擔心新公司做不了多久就會關門,商品的後續問題找不到人解決。這也是我虧本的最直接原因,開單量太小,根本就是入不敷出!兩三個月虧可以咬牙挺住,連續半年就虧10多萬,有幾個家境一般的創業者能受得了?提醒:入行請先考慮如何得到你目標客戶的信任,這比什麼都重要!

(真實經歷)創業為什麼會失敗?

5、進貨渠道狹窄。除了老大哥的貨直接發給我外,其他的貨都是在批發市場兩至三家拿的貨。有一段時間送貨員總是給我反應客戶說我們的價格貴了,甚至有些客戶在其他公司的拿貨價就是我的進價。聽的次數多了,我就專門去了一次批發市場。確實,有些貨我的進價高了。在反覆比較價格,確認質量後,我將以前固定進貨的數量分散到其他上家那裡。通過一兩次進貨後,剔除給我價格高的上家。才將此種局面緩解下來。提醒:做生意要學會走出去,呆在辦公室報表分析得再透徹,也沒有在市場上收集信息更重要。

以上就是我創業經歷的分享,希望我走過的彎路,掉進去過的坑,能讓後來的創業者避開,能直接創業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