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鬆”

50集大型人文紀錄片《晉城古樹》

第二十六集: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在沁水、陽城、澤州三縣交界處的深山裡,有一自然莊,名曰老姥掌,亦稱“老母掌”。現隸屬沁水縣鄭村鎮王街行政村,與皇城相府山水相連,相距僅6公里。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老姥掌四周青山環繞,綠樹成蔭,幽靜典雅,山澗有泉,終年不竭,曾是清代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母親每年的避暑之地。陳廷敬在《午亭詩二十首》中有詩《老姥掌》雲:“夜靜山月高,照我山樓上。微聞松蘿風,遙遞石泉響。” 足見他對老姥掌的熱愛。老姥掌還有一處庵堂,名叫仙掌齊雲庵,始建年代不詳, 現存的最早重修碑為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當年陳氏家族曾在此設立家廟,供奉香火。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在庵堂不遠處,還“隱居”著一株樹齡600年的白皮松。這株白皮松樹幹粗壯,樹皮白褐相間,呈不規則鱗狀塊片,形似龍鱗。枝葉茂盛,主杈6枝,高約10米,冠幅約15米,碩大的樹冠遮天蔽日,雄偉壯觀。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白皮松的根部尤其特別,它是從一整塊岩石裡生長出來的。強勁的生命力讓岩石崩裂,一分為二,而白皮松就盤根錯節於白石之上,形成奇特的古松盤巨石景觀。站在樹下,令人頓然生出對生命的敬畏之感。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眾所周知,陳廷敬,號說(yuè)巖,晚號午亭。就在巨石正面鐫刻有“說巖山人”題名並丹書著“玉質龍鱗”四個大字,恰如其分地讚美這株白皮松的

質白如玉,皮似龍鱗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每逢節日之時,附近村民便會前來供奉,在白皮松的樹幹上,枝椏裡,樹梢間,繫上一條鮮豔的紅綢布,以祈求平安喜樂。因年代久遠,有些紅布條已經風化成絲,輕輕一捻即已粉碎成灰。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老姥掌的白皮松,長在石縫中,卻不自憐自哀,它潔白而張揚,堅韌而挺拔,歷盡滄桑,不屈不撓。它那種不甘沉默,蓬勃向上的精神著實令人敬佩。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小鏈接

白皮松,松科松屬針葉常綠喬木,為中國特有樹種,我市鄉土樹種,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山區以混交林方式成片存在,單株分佈各地都有。此株白皮松因陳廷敬的題字而與眾不同,“玉質龍鱗”鐫刻在腳下的石頭上,它用結實的樹根緊緊地把巨石盤住,惡劣的環境沒有動搖它的頑強,高高的山崖更顯它的挺拔,如一股浩然正氣,長留天地。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晉城市林業局

晉城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

出品

晉城市新聞傳媒集團·紅果影視

承製

播出時間

3月11日起

每週一至每週五

播出時段

晉城新聞綜合頻道《第一民生》

晉城新聞頻率FM107.2

《太行日報·晚報版》圖文

【晉城古樹】沁水鄭村王街“玉質龍鱗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