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領導,必然是一個激勵大師

什麼是激勵?美國管理學家貝雷爾森和斯坦尼爾給激勵下了如下定義:“一切內心要爭取的條件、希望、願望、動力都構成了對人的激勵,它是人類活動的一種內心狀態”,人的一切行動都是由某種動機引起的,動機是一種精神狀態,它對人的行動起激發、推動、加強的作用。

人在不同環境、年齡、成長階段、管理層次下有各種各樣的需求,這就是激勵的根源。不會激勵員工的上級,充其量只是一個管理者,要想做好真正的領導,必須掌握各種激勵技巧,關注員工的需求和感受。


好的領導,必然是一個激勵大師


無論是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都會極大的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但是,任何刺激因素都不是一直有效的,因為一旦該因素得到滿足,就不會再有激勵效果。所以,管理者在員工的不同需求階段,輔助以不同的激勵效果,就會極大的提升他們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一、給對應的物質激勵

對員工的物質激勵主要包括工資、獎金、福利等,工資是基礎,是員工的生活保障,各項福利是激勵因素,能夠激發員工內在的工作動力。物質激勵的出發點是關心群眾的切身利益,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積分制管理模式中,用積分來全方位量化考核員工的個人能力和綜合表現,員工工作和行為上的良好表現都可以得到積分認可。例如,員工按時完成工作任務,配合同事的工作、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等都可以得到獎分。並將積分與各項福利待遇掛鉤,按照積分排名來分發各項福利,員工的積分排名越靠前,得到的福利也就越多,企業給予員工對等的物質獎勵,讓員工能夠多勞多得,實現最大化的激勵效果。

二、給予成長和發展空間

一般情況下,員工進入公司兩三年後的需求會從生存需求逐漸轉變為發展需求,員工會開始考慮現實問題,自己的能力和整個行業來比是否具有競爭力,會不會被行業淘汰掉,這時候除了工資以外,他們更需要的是成長和發展空間。

積分制管理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首先對員工的學歷、職稱、技能、榮譽等都給與積分獎勵,激發員工自主學習的動力。其次,企業提供各種專業上的培訓,參與培訓學習的人還可以獲得獎分。另外,企業也鼓勵員工之間相互學習,員工學會某項技能,不僅學的人會有獎分,教的人也可以獲得獎分。企業提供發展平臺,積分高的員工還可以獲得更多晉升的機會,讓員工能夠在企業得到成長和發展。

三、及時反饋,給予認可和鼓勵

良好的反饋機制是日常激勵的前提,對員工工作的反饋要及時、全面,讓他們對自己的表現有清晰的認知。當工作取得進展時,員工需要被認可。當工作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管理者需要給予員工鼓勵和幫助。

積分制管理能夠做到對員工點對點的認可和鼓勵,員工在公司做的每一件工作和好人好事都可以得到積分認可。讓員工感受到被關注和認可,員工好的工作表現在當天就可以得到及時的反饋,另外積分的認可是公開的,員工的獎分和扣分數據都是實時更新、公開透明的,員工可以及時查看自己的積分數據。在員工快樂會議上通過排名公示、公開表揚的方式,讓員工知道管理者對自己工作的認可和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