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

而是活在陰影下的人。

這樣的悲劇,又一次發生了。

視頻裡,從男孩下車到跳橋,沒有任何猶豫,過程只有短短5秒。

期間,母親將車停在高架上,下車試圖和坐在後座的兒子交談,未果,再一次上車後數十秒,男孩下車,母親未來得及抓住他,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掉了下去,捶地痛哭。

官方調查結果,讓人痛惜:男孩17歲,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母親選擇了批評。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這個視頻看了一遍,就讓人無比心碎,可逝者已逝,在這件事情的背後,確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陰影面。

一位網友說得很理性:我們為這位失去孩子的母親感到惋惜,卻也不能忽視教育的錯誤。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你真的太差勁了”這句話是有罪的

一位豆瓣網友因為從小母親就對他進行“貶低教育”,導致25歲了,依然無比自卑,不相信任何人的讚美。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微信群裡一個女生,平時看起來特別文靜,性格也很好,很孝順,可是我沒想到她小時候居然因為母親的語言攻擊,嘗試過輕生。

直到現在,她的母親還是會在很多人面前說她的不是,總是拿她跟別的孩子作比較。

她媽說她沒主見、沒想法、沒出息,可這一切,不都是母親的教育出了問題嗎?

“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教育方式,無益於剝削。

希望女兒有出息,可作為家長,為她貢獻了什麼能量呢?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有一條評論,點贊上萬:有些父母的嘴壞到你難以想象,不是內心夠強大,真的活不到長大。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經歷過的人都知道,被父母“語言暴力”過後,甚至總是被冤枉的時候,是真的想過“去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莫言說:

“人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如果能帶著教育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為課堂。

我想:每個少年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必須從自信開始,可能正是從家人或老師的一次不經意的鼓勵開始!”

一味地貶低孩子,無異於“殺死”孩子的諸多可能性,退一萬步講,你奪走了本屬於孩子的快樂童年。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你要懂事一點”是一種自私

正如很多網友不理解這個男孩為什麼會如此衝動,不就是被批評了兩句嗎?至於嗎?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

“有些事就是隨著閱歷的增加才會理解,才會平和,年紀未到,就是理解不了。”

是的, 有些人早熟,有些晚熟,但終究會長大, 在長大之前,他的閱歷就是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就好比:

10歲的年紀,還在為進錯廁所而尷尬,15歲以後就覺得這不過是一件小事;

15歲喜歡上一個人,因為對方不喜歡自己,覺得世界都黑暗了,可當成年以後,覺得當時的自己太過荒唐;

25歲第一份工作失敗,覺得自己超級無用,人生灰暗,可到了30歲的時候,又會覺得這都是人生的一個坎,過去就好了。

可對於這個17對的男孩來說,他沒能懂他30歲時候能懂的道理,這個坎沒過去。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家長要求“懂事一點”,可大家有沒有發現,彼時我們迷忙於什麼是懂事。

我記得我小時候,同一天聽到我爸說過這兩句話:

“小孩子懂什麼?”

“你都這麼大了,這點道理你不懂?”

要求孩子懂事的父母,往往自己也沒“真的懂事”。

《請回答1988》裡說: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會無理取鬧而已, 只是適應了應該表現得成熟的環境, 習慣了他人充滿誤解的視線罷了。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個孩子。”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曾經看到過一句話:

“小時候特別聽話乖巧、善於委曲求全的孩子,長大後常常缺少主見,他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會任由別人安排所謂理想的生活。”

不要試圖安排孩子的一切,更不要期待孩子過早懂事,允許他們在十幾歲的年紀,不懂四十歲的艱難,然後把你的經歷,用十幾歲孩子能懂的方式說出來,才能真的幫到孩子。

只期待孩子懂事,自己卻不“懂事”,真的很自私。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我都是為了你好”是親情綁架

很多事情走向極端,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孩子有過激的想法,並不是真的臨時起意,而是積怨已久。

我爸同事兒子,今年快40歲了,當年成績很好,他想學計算機。

結果他爸硬要他去學醫,說是為他好,學醫有出息,工資穩定,還體面,然後他大學沒畢業就輟學了,沒結婚,整天無所事事。

如今,老爺子已年近七旬,每次見到老同事都要懊惱發悔:“我當初為什麼要讓他去學醫呢。”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火爆全網的“流浪大師”嗎?

沈魏才華斐然,卻走上了衣衫襤褸、獨自流浪的路,終究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他的自白書裡寫:學審計是我這輩子的遺憾。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西尾維新的《傾物語》裡寫道:

“實際上,在這個世界裡,越是人家為自己著想做的事就越危險,而且‘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也含有極其濃厚的把自己觀點強加於人的色彩,不過現在也不是花時間跟她進行這種小孩式爭論的時候。”

是的,很多父母自以為是大人,可當做著傷害孩子的事情,同時又標榜自己“都是為了孩子好”的時候,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從沒想過孩子要什麼。

所以,如果真的愛孩子,請別“為了孩子好”,那只是你的佔有慾,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對孩子好。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是一句錯話

小時候,曾經有人問過我:你什麼時候最想不開。

我說:是被父母冤枉的時候。

這在中國的家庭教育裡,絕非偶然,中國式父母習慣了一出事就先指責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教育裡都充斥著“蒼蠅不叮無縫蛋”這樣的歪理。

就好像在學校裡被欺負,父母說:他怎麼不去欺負別人,就欺負你呢?

可被欺負的我,真的無罪啊!

每當這樣,我們就無比絕望,都說家是港灣,而這個港灣卻是利刃相向。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你受了委屈,父母告訴你:你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啊,不然別人怎麼不委屈呢?

你犯了錯,父母告訴你:你都這麼大人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始至終,父母只是在責怪,沒有給出正確的引導,甚至沒有“好好說話”。

很多事 ,並不是一個巴掌怕不響。

別人扇我一個巴掌,不但響,還會留下手掌印。

為人父母,你得明察秋毫,瞭解事情真相,以及孩子真實想法,這才是第一位的。

永遠不是“你先反思吧”!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萊根譚》裡有這樣一段話:

“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而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典範。”

都說“和氣生財”,其實,“和氣”,才能續命。

我們都是“過來人”,多多少少都經歷過父母的“語言暴力”甚至“家庭暴力”,但童年一去不返,有些陰影終究會成為遺憾,有些嚮往,也只能成為美夢。

猶記《請回答1988》裡德善爸爸和德善的那一段對話:

17少年跳橋:不會好好說話的父母有多害人!

父母是第一次當你的父母,沒什麼經驗。

而孩子呢,不論他有幾個兄弟姐妹,他也永遠都是第一次當孩子啊。

不要總是告訴他,他很差勁,因為你小時候,也不比你的孩子好多少。

孩子不能選擇出生和父母,但父母可以選擇成為怎樣的父母,去教育出怎樣的孩子,最終有一個怎樣的家。

作為家長,要求孩子進步,可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有進步呢?是否成為了合格的父母?

因為上天真的會懲罰,不好好說話的父母,謹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