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古董收藏就像炒股,有些人一夜暴富,有些人却因一时眼拙,一贫如洗。在各种鉴宝节目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藏友高价购买了古董,专家检测却为赝品。有人并非真正的古董收藏家,误打误撞买了一件东西,没成想却是真的。古董收藏靠的是眼力,但需要运气。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或许把古董放在我们面前,我们都不知道这是古董,只把它当做一件普通的日用品。

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在河南的某次鉴宝活动中,一位女士带着祖传的花盆来进行鉴定,观众和主持人都认为这件文物没有任何珍贵之处。专家在经过仔细鉴定之后,这件在观众眼中极为普通的铜制花盆,实为一件商朝遗物。这件文物在商朝时被称之为“簋”,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并不是花盆。这位藏友不知道这是商朝遗物,把它当做花盆来使用,这种做法令专家心痛不已,好在文物保存良好。不得不说,把商朝的“簋”当做花盆来使用,真是暴殄天物。最后,专家在现场对这件文物估值2亿,有收藏家甚至要花3.5亿购买。专家也说:“可以买下献给国家。”而藏友却谢绝了他们,继续拿回家收藏了。

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那么,什么是“簋”呢?簋在古代有两种用途,一种是用来盛放熟食的圆形器皿;一种则是礼器,在祭祀时使用,也是身份的象征。簋自商朝出现,一直延续到战国。簋虽然出现于商朝,但因年代久远,保留下来的较少,所以专家对商朝时簋的估值高达两个亿。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了西周。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层层分封,为了体现等级差别,周公又创立了礼乐制度。等级不同,所用的“礼”和“乐”也不一样。簋也逐渐脱离了日用途径,不再用来盛放食物,而成为了一种礼器。在周朝时,簋经常和鼎搭配使用,等级越高,所用的礼器也就越多,西周规定:

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大夫五鼎四簋, 士三鼎二簋。

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簋在周朝时,更多象征着身份。在等级秩序严密的西周,任何人都不得僭越,只有天子可以用八簋,士只能用二簋,普通人可能连一簋都没有。

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到了春秋战国,诸侯王势力不断扩大,等级秩序遭到破坏,孔子形容这一时期“礼崩乐坏”。大名鼎鼎的曾侯乙墓的主人公,按照常理应用“七鼎六簋”,却出土了只能天子使用的“九鼎八簋”,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随着传统礼乐制度的破坏,簋也逐渐走下了神坛。

传家宝估出2亿,收藏家当场3.5亿收购,专家:可以买下献给国家

到了当代,我们甚至都不知道“簋”这个字的读音。对于当代的收藏家来说,拥有一件商周时期的簋,意味着有了无价之宝。但簋除过拥有经济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它是一种历史的象征。簋在产生之初,是一种盛放食品的器物。到了西周时期,尤其是礼乐制度创立之后,簋的使用被严格限制,等级越高,使用的数量也就越多,是身份的象征,普通人甚至不能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簋也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象征意义。任何一件文物,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深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