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攝影師的技術展現為語言,點評這些鏡頭下的瞬間


這幅作品是由四川成都的範渝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人與自然》,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在群山環抱中,有一片綠地也生長在這其中,而這一片綠地也給寂靜的山野花開了一道裂縫,而這顏色的反差,還有輪廓的對比,這生冷和鮮活的對抗,都頗有“山色朝晴翠染衣”之境,

這幅作品是由湖南祁東的周智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勞作》,這幅作品作者採用了1:3的溝通方式,可以看出藍天白雲佔畫面的2/3,而人和樹在地面佔1/3,這勞作中的人物動物是非常的好,作者也採用了剪影,但讓我們彷彿看到了汗滴禾下土的情景。

這幅作品是由浙江金華的徐建國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江南石頭村》,這是一幅拍攝於江南古鎮的作品。作者採取了下斜線構圖方式,把讀者視線引導到左下角的人物身上。挑著水桶的人物位於畫面的黃金分割點,可謂點睛之筆。


這幅作品是由江蘇鎮江的谷樺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動感地帶》,畫面中的人物的姿態,空中的絲巾,遠山的輪廓,溪中的便橋,河岸的樹林和淺草,構成的圖畫雖無所亮點,也算有板有眼,但因為加了那種“特效”,照片顯得強烈的不真實。

這幅作品是由四川內江的劉莉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風輕雲淨》,攝影師以抓取動態瞬間的功底,構造了一個充滿情趣的動感畫面。照片的影調、光線處理也相當漂亮。美中不足的是中間兩個小喇嘛過於居中,而且二人疊在了一起。

這幅作品是由河北石家莊的馮建君老師所拍攝的,作品的名字叫做《團團圓圓過大年》,這張照片也體現了同樣的精神訴求:圓、滿、全。作者的鏡頭囊括了幾乎所有想要圈進的物件,所有人都在畫面裡而且還擺著姿態等待著拍照,使整個畫面“琳琅滿目大而全”,但是所有人的表情顯得生硬呆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