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关于苏轼的风流逸事多不胜枚举。但今天,想谈谈他与湛江两条村子,遂溪苏二村和兴廉村结下的不解之缘,重点探讨下,他为何要重访荔枝村(苏二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报村姑戏弄之仇?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其诗、词、散文造诣很高,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显赫地位。苏东坡因个性耿直,不趋炎附势,多次被卷入政治斗争漩涡,一生仕途坎坷,起起落落,屡遭贬谪。也正因如此,这位旷世大文豪,才与当时被视为“南蛮之地”的雷州半岛结下不解之缘。也就是说,如果苏东坡没有遭遇被贬之劫,按常规,他是不会来到这里的。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大文豪苏东坡很喜欢吃荔枝,在他来雷州之前在惠州时便人尽皆知,更留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佳句。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自惠州再贬海南儋县,其弟苏辙亦谪雷州,五月兄弟相遇广西腾县,六月同道到达雷州。错过了荔枝成熟的时节。公元1100年,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遇赦北归,1101年夏,苏东坡从琼州渡海到雷州,正是蝉鸣荔红时。据传说,苏二村原名荔枝村,荔枝树很多。苏东坡为了吃荔枝而再次踏进荔枝村。村民为了纪念苏东坡两次踏进荔枝村,便把荔枝村改名为苏二村。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但如果说,苏东坡二进荔枝村只为品尝荔枝似乎就过于渲染苏东坡的“食货”角色。可知道,老苏在广东惠州和海南儋州都呆过3年,共6年之久,对于爱吃荔枝的苏东坡,估计是吃了不少。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苏东坡在政坛上,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宋朝礼部尚书为正二品,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贡举的大臣,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宣传部部长兼外交、民政、教育、文化部长。在文坛上,他是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他在往来雷州半岛之时,虽是被贬身份,但在远离朝廷的边陲,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光芒,更没有影响黎民百姓对他的敬仰。公元1101年,苏东坡遇赦从海南北归,当时因海上风大浪高,不得不离船上岸,留宿于广东遂溪乐民镇的兴廉村,由于遇上曾任琼州刺史陈懽的后人陈梦英,被挽留在兴廉村住了四十天。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期间,苏东坡去过遂溪双村,帮陈梦英看过村场风水,也祭祀过陈懽坟墓。当然,他二进荔枝村也是在这期间的活动内容。从乐民镇兴廉村到建新镇荔枝村直径距离有60公里,当时都是一些羊肠小路,来回一趟非常不容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苏东坡第二次走进荔枝村?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在另一个版本中,传说苏东坡当年从惠州被贬海南,途经遂溪南北要塞“三十里官路”时,进荔枝村问路,荔枝村的村姑不但不给苏东坡指路,还出题目为难苏东坡。后来村民知道此人便是苏东坡,为了纪念大文豪曾来过该村,村里人便以苏东坡排行老二作村名,即“苏二村”。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传说归传说,一名普通村姑也能对外来人出题相难,可见当时的荔枝村文风甚浓,村中一定还有更了不起的人物。苏东坡二进荔枝村的原因,是不是在第一次到荔枝村时,结识过什么志趣相投的文人墨客?可惜史料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无独有偶,苏东坡离开苏二村700年后,清朝状元林召棠也曾到访苏二村,林状元远道而来是为了拜访村里的举人黄中润,他是林召棠是结拜兄弟。苏东坡第二进荔枝村会不会象林状元那样,是来会一位知音或兄弟?

苏东坡重访荔枝村,是践守村夫之约?还是撩妹之行?

不管是苏东坡,还是林召棠,不管时间越过千年百世,中国的文人才子骨子里始终有一股清高傲气,重情厚义的个性,对情投意合的知己好友,相互惺惺相惜。苏东坡从海南北归,取道几十里,重进荔枝村,仅仅是为了吃上几颗荔枝很难让人信服的。会不会就是找当日戏弄他的那位村姑,理论切磋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