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常識全靠蒙?八大技巧幫你忙!

01

首尾兩端法

首尾兩端法適用於有關歷史事件排序的選擇題。這類題型通常要求考生判斷一連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此類題型可以採用首尾兩端法進行判斷(從頭或從尾判斷),即從這一串事件的頭或尾進行分析判斷,排除不符合題幹要求的選項,無需對各事件的具體時間進行分析,這樣即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也能大大提高命中率。

例題

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

A.司馬遷修《史記》→文景之治→王莽篡漢

B.杯酒釋兵權→岳飛抗金→王安石變法

C.齊桓公稱霸→商鞅變法→秦統一天下

D.玄武門之變→黃巢起義→安史之亂

【解析】本題無需分析各個事件的具體時間,只需掌握大致的時間段即可,可對各個選項從頭或從尾進行判斷。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對A項從頭分析,司馬遷修《史記》是在漢武帝時期,晚於文景之治,故排除。

第二步,對B項進行從尾分析,王安石變法發生在北宋,岳飛抗金髮生在南宋,故排除。

第三步,對D項進行從尾分析,安史之亂髮生在唐玄宗年間,而黃巢起義發生在唐朝末年,應晚於安史之亂,D項錯誤。

據此可以得出答案為C。

02題幹分析法

題幹分析法,主要適用題幹很長或者帶有詞語定義的行測常識題目。

尤其是對於詞語定義這樣的題目,定義本身可能就是答案,這樣在做題的過程中,小夥伴們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和斟酌題幹上面,然後根據分析,對照選項,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例題


經濟學上所推崇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對較少、中等收入佔絕大多數的分配結構。我國正在採取措施,實施“提低、擴中、調高、打非、保困”的方針,使收入分配朝著“橄欖型”方向發展。這主要是為了促進( )。

A.生產的發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會的公平 D.內需的擴大

【解析】此題先是說明了什麼是“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然後說我國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最後問的是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對於不知道我們國家的收入分配方針政策的考生,就可以從題幹入手,去看定義,定義強調的是中等收入佔絕大多數,即這種分配結構的目的,是要保證大部分人都能有中等收入,同時縮小社會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比例,這就是一個“平均”的過程,這樣做自然是為了社會的公平。答案顯然是C。


03

詞義聯想法

詞義聯想法是指根據題乾和選項中的信息詞進行聯想,從而選出與信息詞有關聯的選項,得出正確答案的做法。

在解題的過程中,如果對於所考知識點不熟悉,發散性的聯想思維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例題

關於宇宙的起源,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理論是( )。

A.能量守恆定律

B.大爆炸理論

C.暗物質學說

D.黑洞理論

【解說】宇宙起源的理論,屬於比較生僻的科技常識。這種題目,我們可以通過信息詞的字面意思來判斷答案。

先通讀題幹,可以看到“起源”是本題中對該理論最關鍵的提示,因此確定其為信息詞。

再分析選項,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大爆炸”非常形象的說明了新事物產生的一個方式,正與信息詞“起源”相對應。正確答案為B。


04

排除法

排除法可謂是萬能法,它似乎適合於每一種題型在解答客觀題時,排除法便是最有效的解題方法之一,並且它也最適合於單項選擇題。

在答題時,小夥伴們可根據自己平時掌握的知識,將最不適合的選項排除掉。如果選項中有自相矛盾的,可立即排除一個。

有些題甚至可以直接將其他三項排除掉,選出正確答案。在遇到比較難的題型時,即使不能通過排除直接得出答案,也可以提高答題的正確率。

例題


《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對文化事業建設的投入力度,下列屬於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A.支持文化企業在海外投資,投標,營銷,參展和宣傳活動

B.繼續完善文化市場的准入政策,喜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

C.文化內容創意生產,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經營享受稅收優惠 D.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公共文化產品

解析】政府投入保障政策,其中談到“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轉變投入方式”具體就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補貼、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設立國家文化發展基金,擴大有關文化基金和專項資金規模,提高各級彩票公益金用於文化事業比重。

A、B兩項屬於“文化貿易促進政策”,故排除。C項屬於“文化經濟政策”,故排除。D項屬於“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故正確答案為D。


05

去同存異法

這種解題技巧使用於考生對題目不能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

當小夥伴們在閱讀完試題題幹及所有選項後,如果發現選項中有內容或者特徵大致相同的,就可以將其排除掉,並保留那些差別較大的選擇項,再將剩餘的選項進行比較、判斷,最終確定符合題意的答案

這樣做的目的是縮小目標,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例題


在下列哪種情況下,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應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限制性規定的約束()

A.生產設備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共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B.用人單位取得大量訂單,為了在短期內完成交貨,必須組織突擊生產的

C.交通運輸路線、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D.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緊急處理的。

解析】通過審題,這道題的A、B、C三個選項都出現了“公眾利益”這樣的字眼,只有B選項說的是“用人單位”,與其它三個選項不一樣。那麼根據“求同存異”法,這道題的正確選項只能是B。


06

第一印象法

對於行測常識判斷中的有些試題,考生會有這樣的感覺。在讀完試題及選項的瞬間,大腦便有這樣的一個強烈的信號,此題選某項。

但靜下來仔細考慮時,卻又不知道為什麼。這種情況下,小夥伴可以先用其他的方法進行解答。如果仍不能找到合理的理由來確定正確選項,便可將第一印象的選項選出。雖然這種選法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但這樣選出的答案往往是正確的。

例題


我國的能源條件可以概括為( )。

A.缺煤、富油、少氣 B.富煤、缺油、少氣

C.缺煤、缺油、多氣 D.富煤、富油、多氣

【解析】B。題幹要求概括我國的能源條件,我國的能源條件,首先我想到的是

我國煤儲藏量是世界第一的,且我國的一半左右的煤油都是依靠國外進口。所以看到此題,直接選擇B項。故答案選擇B項。


07

比較法

在行測常識解答單項選擇題時,小夥伴們可以將各個選項同題目要求進行縱向比較,並根據各自同題意要求差異的大小來確定最符合題意要求的答案。

例題

“盡職而不越位、幫忙而不添亂、切實而不表面”,“協商不代替、監督不對立,為了大目標、同唱一臺戲”。概括了政協的主要職能是( )。

A. 維護國家主權和政治統一

B. 維護祖國的統一

C. 領導統一戰線

D.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

【解析】D。首先看選項,A項的“維護主權統一”和B項的“維護祖國統一”是同一個含義的不同說法。因此,單選題的情況下,A、B兩項就同時排除。則正確答案在剩餘C、D兩項之間。

再看題幹,“幫忙”、“監督”等關鍵詞明確表明不可能是C項的“領導”地位。故答案選擇D項。


08

猜測法

這種方法只有當考生運用其他方法均不能找到試題的正確答案時才可使用。

猜測法,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避免考生在這種試題上過分深究,陷於其中而不能自拔,從而耗費過多時間並影響考生的情緒。這種方法雖然是靠運氣,有時也有一定的命中率。

注意:這種方法一般情況下是不可取的,因為它靠的是運氣,正確率相當小。

例題


關於一氧化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一氧化碳是人工煤氣的主要成分,煤氣中毒元兇——吸進肺裡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體缺少氧氣而中毒

B.一氧化碳無味,煤氣的味道來自於加臭劑,洩漏時容易被發現

C.一氧化碳溶於水,所以在煤灶上放水能防止煤氣中毒

D.一氧化碳洩漏要打開窗通風或呼救

【解析】一氧化碳不溶或僅微溶於水,所以在煤灶上放水不能防止煤氣中毒。CO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是天然氣不完全燃燒的產物

CO對人體危害極大,它與人體內血紅蛋白的結合力大於氧的結合力,會造成人體組織缺氧,從而使人發生窒息,嚴重時引起人的內臟出血、水腫及壞死。

當中毒後發生頭暈、噁心等症狀時,即使能意識到是一氧化碳中毒,但往往已經喪失控制行動的能力,不能打開窗通風或呼救。

此時若不被人發現,發生死亡事故的可能性很大。CO的特性使人難以覺察它的存在,被人們稱為“沉默殺手”。因此選擇C選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