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州省貴陽市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佈,寺廟、樓閣畫棟雕樑、飛角重簷相間。鎮人文薈萃,有歷史名人周漁璜、清末狀元趙以炯(貴州歷史上第一個文狀元)。

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征作戰指揮部等歷史文物。周恩來的父親、鄧穎超的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青巖古鎮還是抗戰期間浙江大學的西遷辦學點之一。

2005年9月青巖古鎮景區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佈為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13年在頂峰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旅遊規劃項目中被譽為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2010年青巖古鎮榮獲中華詩詞學會授予的"中華詩詞之鄉"榮譽稱號,率先成為了全國的詩詞之鄉。2016年被住建部列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 2017年2月25日,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青巖古鎮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是貴陽市首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第二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地域特色頗具魅力。青巖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鎮,以青色的岩石而得名,是一座因軍事城防演化而來的山地兵城,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

青巖古鎮依山傍嶺,城門城牆全用石頭建造成也就順理成章了。

青巖古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約1250毫米,日照時間長達2200小時,平均氣溫在14℃-15℃,一年四季均適合遊覽參觀。

青巖古鎮有著深厚歷史背景的建築。 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 爬上鎮邊一側不算太高的山坡可以鳥瞰小鎮的全景,小鎮並不是建造在一個平面上而是建造在高低不平的山坡面上,從高處望去,整個小鎮的格局給人一種在別的古鎮中難以看到的立體美感。青巖古鎮中除了眾多的寺廟,竟然還保留著一座基督堂和一座天主堂,多種宗教和諧共處,形成其獨特風格。

象鼻木雕在青巖民居十分多見。大多用於房前挑簷枋,挑簷枋是需要承重的,將其雕成象鼻形,無疑是力量的體現。青巖民居的林柱子,其斷面有圓形的,有方形的, 青巖古鎮 青巖古鎮 還有方形抹角的。圓形、方形稱圓柱、方柱,而方形抹角則被稱為"芝麻柱",原因是其柱形酷似芝麻桿。"芝麻柱"除具有一定的線條美而外,還反映出人們的"多子多福"、"步步高昇"的傳統文化心態。


朝門多為垂花門,有的在門罩上彷石結構精雕細刻立柱及柱礎,外觀逼真。有的人家,在朝門前或大門前,鋪墁青石板,其上雕刻蝙蝠、古錢、白果、鯉魚等圖案,意為"開門見福"、"開門見財"、"開門見子"、"年年有餘"和"鯉魚跳龍門"等吉象。青巖民居的外裝飾,看上去並不怎麼豪華,因此也不特別搶眼,這多少反映出青巖商人"財不露白"的傳統理念。但仔細觀察,青巖民居的外裝飾,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像是一部很有嚼頭的古書。

青巖民居,多建腰門,其門斗和拉手頗有學問。許多人家的上門斗,著意雕成桃子形、如意形。或者虎頭形、牛角形。拉手有的做成葫蘆形、石榴形或者祥雲形、如意形。俗稱"打門錘"的大門門簪,或者雕刻乾卦、坤卦。或者雕刻牡丹、葵花。大門楹,雕刻桃子、石榴、祥雲、如意或龍鳳等圖案,被譽稱為"門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