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008年,美國新聞攝影雜誌《生活》在網上公開了其自建刊以來數十年的照片存檔,這其中近97%的內容從未在期刊上發表,在這批浩如煙海的照片檔案中,便有時任《生活》雜誌攝影記者傑克·伯恩斯和新聞編輯羅伊·羅文在1948年11月來到國共內戰期間被圍困的孤城太原拍攝到珍貴照片。

1948年,傑克·伯恩斯(Jack Birns)和羅伊·羅文(Roy Rowan)二人在太原期間,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林立的碉堡、空投的機群、迷茫的傷兵、無助的市民都出現在他們的鏡頭中。他們還前往督軍府拍攝並採訪了執掌山西政權已三十七年的“山西王”閻錫山。

整整70年後,督軍府開始修繕並即將開放,這批拍攝於70年前的照片成為修繕的重要依據和參照之一,本文將圍繞這部分歷史影像作簡要梳理。

督軍府(署),北宋初年曾為州治、府治,明清時期為巡撫都察院和巡撫部院,歷任山西巡撫均於此居住辦公,進入民國後閻錫山將其作為其官邸,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翻修改建,是為督軍府(署)。兼為山西省政府、太原綏靖公署、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太原淪陷後為日偽山西省公署所在地。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清末山西巡撫部院鳥瞰(資料來源:《Fire and sword in Shansi》,城釋歷史影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攝於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改建後的督軍府大院(日偽山西省公署時期,資料來源:《龍池故物---閻錫山遺物圖錄

閻錫山,1883年生,字百川、伯川,號龍池,山西五臺河邊村人,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畢業生,奉行"中庸哲學",歷任山西省都督、督軍、省長、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太原綏靖公署主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山西省政府主席。

隨著抗戰勝利後閻錫山重回太原,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撤銷,督府大院再度成為了山西省政府和太原綏靖公署的駐地。至1948年統治山西已長達達37年之久。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督軍時期閻錫山(資料來源:《龍池故物---閻錫山遺物圖錄》)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1947年太原綏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閻錫山(資料來源:城釋歷史影像數據鑑藏庫)

閻錫山在綏署東花園外北廳接見了前來採訪的兩位美國《生活》雜誌記者。二人進入綏署院內前往東花園外北廳。

綏署大堂原為明清時期為巡撫大堂,1932年閻錫山改建為二層磚木混合結構建築。民國時稱一樓,為閻錫山副官、秘書處辦公地點。中門上方刻有“天下為公”匾,頂簷嵌有“官吏若不忠於職務,不主張公道,民主政治的人民必制裁你”題刻。1986年進行了內部結構改造,薄一波題名“淵誼堂”,後又有中式仿古化改造。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傑克·伯恩斯進入綏署大門後準備前往外北廳途中在二道門(儀門)位置拍攝到的綏署大堂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七十年後的淵誼堂(筆者自攝)

東花園原為明清時期巡撫衙署花園,因在撫院之東,故名,清末時任山西巡撫張之洞對該園進行過整修,題名“崛園”,民國時候閻錫山將其作為其官邸宅院,成為了“崛園的主人” 。其中外北廳主要為閻錫山處理一般政務,接待會客之所。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1948年閻錫山與南京記者訪問團成員與外北廳前合影(資料來源:《龍池故物---閻錫山遺物圖錄》)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採訪過程中的連拍,左側可見羅文正在採訪記錄(傑克·伯恩斯攝於中和齋外北廳)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閻錫山像兩位記者展示其民國元年孫中山蒞晉時與其合影(傑克·伯恩斯攝於外北廳外牆)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閻錫山讓副官向兩位記者展示牛駝寨爭奪戰中繳獲的23挺蘇制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傑克·伯恩斯攝於外北廳

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是由前蘇聯少將捷格加廖夫主持設計的一款輕機槍,於1926年設計定型,1928年正式列裝蘇軍,是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軍隊的主要的班組支援武器,自列裝起,捷格加廖夫DP輕機槍共生產了八十餘萬挺,在戰爭的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於該機槍射擊時彈盤會旋轉,在蘇軍中有著 " 唱片機 " 的綽號。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蘇軍閱兵中的DP機槍。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局部放大,可見2號樓頂部女牆圍欄

2號樓位置為明清時期巡撫衙門穿堂。30年代拆除穿堂新建辦公樓,後因抗戰爆發未能完工。至1942年日偽時期竣工,為日偽山西省公署機關辦公處。抗戰勝利後,為閻錫山高幹辦公處。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號樓建成時攝影(資料來源:《(偽)山西省公署四週年施政紀 要》,城釋歷史影像鑑藏數據庫)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日偽政權各機關首腦於2號樓前合影(資料來源:《(偽)山西省公署暨各機關團體公餞植山顧問紀念攝影》,城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如今的2號樓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011年的東花園外北廳前(資料來源:豫生,城釋歷史影像鑑藏數據庫)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018年11月的正在修繕的外北廳前(筆者自攝)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採訪結束後的羅伊·羅文(傑克·伯恩斯攝於外北廳門前)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整整七十年後的外北廳門前(筆者攝於2018年11月)

外北廳採訪結束後,傑克·伯恩斯前往東花園內北廳為閻錫山拍攝生活、辦公場景照。

內北廳位於東花園正北,為坐北朝南的九間廳堂,為閻錫山辦公起居之處。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已換上美式軍服的閻錫山站立於內北廳前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如今的內北廳前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時光荏苒七十年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內北廳內東暖閣炕上側坐的閻錫山,此處為其召見官僚、讀書辦公之處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018年11月。70年後的同位置(筆者自攝)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內北廳寫字檯前的閻錫山,桌上放置有陳納德和馬歇爾的肖像贈照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2018年11月,正在修繕中的內北廳(筆者自攝)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在傑克·伯恩斯的連續拍攝下,我們得以用動圖的形式再現閻錫山當時的辦公情景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這應該是傑克·伯恩斯太原採訪之行中拍攝的最為人們熟知和常見的照片,閻錫山在寫字檯上打開紙盒,向伯恩斯展示其中的501顆氰化鉀膠囊,以表太原城破之時將會同自己的五百文武基幹一起自殺成仁之決心。寫字檯上那刻意放上去的兩個美國人:陳納德和馬歇爾的照片明顯是在向美國人求援之意,照片中閻氏的表情雖帶堅毅之色,然而這更像是刻意做出來的。隨著城外各機場陸續無法空投,閻錫山自己可能已經預料自己苦心經營近四十載的太原城,城破可能真的只是時間問題了。

回溯七十年,閻錫山的這些老照片成為都督府重新修繕的依據

在全部採訪拍攝完成後,兩人離開之際,傑克·伯恩斯拍攝到正扛著那23挺DP機槍離開綏署的士兵

此時的太原城東,太原戰役中最為艱苦慘烈的牛駝寨要塞爭奪戰正在激烈的進行中,而身處綏署的“崛園之主”,最終還是沒能像他在世人面前展示的那樣與太原城共存亡,最終逃離了太原,至此再也沒能回到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