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發揮“四大作用”:凝魂聚力 闊步前行

導讀:

■積極倡導開展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的“兵地各民族共建精神文化家園”活動,促進各民族文化和情感交流交融。

■完善兵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覆蓋兵團、輻射地方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兵地融合、推動民族團結。

■聚焦兵團深化改革和向南發展,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相繼推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

凝魂聚力 闊步前行

——兵團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發揮“四大作用”綜述二

文化引領風尚、凝聚民心、服務社會、推動發展,對於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發揮著重要作用。

5年來,兵團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主動作為,以先進文化為引領,唱響主旋律,廣泛開展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增強各族群眾對祖國、對社會主義的認同感,積極構建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園。

豐富文化活動,書寫兵地融合發展新篇章

近年來,兵團積極倡導開展以增強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核心的“兵地各民族共建精神文化家園”活動,團場、連隊與周邊縣、鄉、村結對子,一對一開展文化共建活動,不斷促進各民族文化和情感交流交融。

十二師頭屯河農場同和·幸福城一社區與順河路西社區毗鄰。近年,兩個社區的豫劇隊共用頭屯河農場文化館,一起排練節目,同臺為社區居民演出。兩個社區還簽訂《文化互學共建協議書》,進一步密切了兩個社區文藝愛好者往來交流。

2018年,二師鐵門關市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豐富兵團和地方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邀請兵團歌舞劇團等文藝團體演出28場次,惠及師市及地方幹部群眾2.2萬人次;積極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縣、鄉(鎮)開展兵地聯誼活動175場次,受益群眾達8.3萬餘人次。今年,二師鐵門關市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影劇院投入運行並免費向社會開放。

在博樂市達勒特鎮破城子村,一面長34米的“文化牆”圖文並茂地展現了破城子村民族團結一家親和諧友好的局面和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是五師雙河市“訪惠聚”工作隊專門邀請八十九團“畫家”察汗為破城子村繪製的。該工作隊還為村裡配備了籃球架、乒乓球檯等文化設施,培養了一批文藝骨幹,村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兵團黨委宣傳部門利用文化專項經費,將文化培訓項目覆蓋到兵團“訪惠聚”工作隊駐地方的100個村,同時吸納一定比例的地方基層宣傳骨幹參加培訓。

每逢春節等節日,兵團各師、團場都會與周邊地州、縣市、鄉鎮聯合開展“送文化下基層”活動,為地方各族幹部群眾演出。兵團各級文聯組織、各文藝家協會開展“送春聯進萬家”等活動,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邊疆地區的影響力。

築牢文化高地,推動交往交流交融向縱深發展

推動文化交流,載體和抓手很重要。近年來,兵團完善兵地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覆蓋兵團、輻射地方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兵地融合、推動民族團結,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這5年,兵團文化建設成效顯著。兵團現有的4座師級圖書館、2座師級美術館、13 個師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95個團場綜合文化活動中心、75個鄉鎮文化站,全部免費向地方各族群眾開放。兵團公共文化場所近4年累計接待地方群眾460萬人次。兵團每年有700多家單位與周邊地方建立文明共建關係,58萬名地方少數民族群眾受益。

兵團分別在南北疆組織實施了“環塔里木文化傳播與(地方鄉、村)共建共享工程”和“邊境文化長廊工程”,以此提升兵團文化基礎設施水平,提高兵團職工隊伍綜合素質,增強兵團傳播先進文化實力和輻射帶動能力。

一直以來,一師阿拉爾市與阿克蘇地區守望相助,共同發展。雙方以實施“環塔里木文化傳播與(地方鄉、村)共建共享工程”和“邊境文化長廊工程”為契機,加強阿拉爾市和團場城鎮文化館、圖書館、活動室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結合兵團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工程和基層文藝骨幹隊伍培養工程,推動團場連隊幹部群眾與周邊各族群眾多層次、多形式、多方式互動,促進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打造文藝精品,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傳播力

兵團從組建之日起,就以促進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營造新疆和諧的文化氛圍為己任,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文化,廣泛開展同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新疆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感提供價值引領。

兵團廣大文藝工作者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聚焦兵團深化改革和向南發展,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相繼推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

2018年,兵團作家豐收的報告文學《西長城——新疆兵團一甲子》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兵團雜技團雜技劇《樓蘭尋夢》、兵團歌舞劇團大型原創舞劇《戈壁青春》等國家藝術基金支持劇目成功上演。

2018年,根據兵團著名作家韓天航小說《母親和我們》創作的豫劇《戈壁母親》被搬上舞臺。兵團豫劇團青年演員張培培憑藉該劇入圍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現場競演(終評),《戈壁母親》還入選了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參演劇目,並將角逐第十七屆“文華大獎”。

過去的一年,兵團先後有多部影視作品在中央電視臺各頻道播出。電視劇《沙海老兵》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守仁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大牧歌》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播出,以改革先鋒張飈為原型創作的電影《無罪》在央視電影頻道播出。一系列主旋律影視作品,向社會傳遞著強大正能量。

固本謀遠、步履堅實。面向未來,兵團建設先進文化示範區的生動實踐正在被賦予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必將在新疆團結穩定繁榮發展的時代篇章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兵團日報記者 徐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