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騰迴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畢福康+戴雷的拜騰雙頭解體

上海車展期間,沒有參展的新創造車企業拜騰卻成為焦點之一。該公司的創始人、曾任董事長的畢福康,出現在艾康尼克的展臺,以牽手新歡的方式告別舊人。

這將拜騰置於眾矢之的,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部分新造車勢力頹勢已顯的背景下,拜騰會不會倒下?

4月19日,拜騰汽車在北京諾金中心與媒體座談。拜騰汽車CEO戴雷攜同事集中回應了外界對拜騰的各項疑問。

戴雷的答疑附後。大家可能更關心如何評判拜騰前景,最後面也有我的分析。

1

團隊穩定嗎?

戴雷說,畢福康的離去確實比較突然。但是今年1月份,拜騰就調整了管理架構,由他出任CEO,負責日常運營。畢福康已經沒有參與日常運營。


他評價畢福康,過去三年對拜騰也有一定貢獻,但目前,拜騰已經是一個有1800人的、不依賴任何一個人的企業,在智能網聯、研發、生產、供應鏈等各個方面都有佈局。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拜騰現在的管理層

畢福康曾經是拜騰的董事長,他的分量自然不輕,對團隊影響也不會小。而且,拜騰的團隊當中,有多名來自寶馬的中高層。包括拜騰設計高級副總裁葉稟煥(Benoit Jacob),是前寶馬i品牌設計團隊一號人物。而畢福康主導了寶馬電動跑車 i8 項目。兩人肯定有很深的交往。畢福康的離去,會不會導致更多人員流失,特別是背景出身類似的其他拜騰成員?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葉稟煥設計了i8


戴雷對此回應稱,“葉稟煥是我多年的好朋友,而且他對拜騰非常有感情。”戴雷說,葉稟煥主導的M-Byte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模具也早就定好了。他已經開始推進第二款、第三款車的設計工作

拜騰首席事務官丁清芬也透露,“葉稟煥無數次地說過,他特別喜歡在拜騰工作的感受,他是為拜騰這個品牌工作,而不是為某一個人工作。所以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他都不會離開。

對於整個團隊,她說,“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核心團隊成員走掉。我們不敢保證這段時間不會有人走,任何一個創業公司都有來有走的,但我們能說核心的團隊肯定是穩定的。”

戴雷甚至透露,現在最高管理層都主動把一部分薪酬轉化成期權,與公司業績和戰略目標的達成直接掛鉤。“比如我自己現在只領20%的薪水,另外80%都是以期權的方式,要實現量產目標才能兌現。

2

缺錢嗎?

拜騰汽車缺席上海車展,很多人的質疑都是拜騰缺錢了,畢竟新造車企業的命門之一就是資金。

戴雷特地主動介紹了融資情況。

首先,拜騰已經完成三輪融資,累計融資8.2億美元。主要股東南京政府產業基金、一汽分別在A輪、B輪給予了拜騰大力支持。此外,拜騰也通過其他融資渠道獲得資金,包括政府補貼、一汽戰略支持、銀行貸款等。

其次,拜騰正在進行C輪融資進展非常順利,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已經確認會有之前的股東繼續支持我們,同時也在積極接洽多家新的機構,目前已經進入深度洽談階段。


他透露,C輪融資金額預計和B輪融資差不多。拜騰的B輪融資是5億美元。

再次,戴雷特意提出,要提升運營效率,“我們會管理好、用好每一分錢。”和最終產品相關的是,戴雷介紹,拜騰將和一汽在採購方面加強合作,提高供應鏈議價能力。

3

資質搞得定嗎?

拜騰此前已經宣佈,收購一汽華利獲得了資質。但是一汽華利仍在工信部特別公示名單中,另外屬於天津企業,而拜騰的工廠位於南京。這一資質能用得上嗎?

丁清芬表示,資質準備的工作細節不便透露,但生產資質的進展非常順利,“一定可以配合到年底量產的時間表”。


她透露,拜騰也和工信部的專家、評審委員進行了非正式的溝通。之後,還會進行正式的審廠工作。“我們基本上都在和一汽共同地努力做這件事,並且這個流程也是合規的。”

4

能按時量產嗎?

拜騰汽車幾乎自亮相以來,就對外說出了2019年底量產的目標。

“大家不用擔心,年底一定會看到我們的量產車出來。

”戴雷說。

戴雷介紹說,拜騰南京工廠建設工作正按計劃穩步推進,設備已經陸續進入,開始安裝、調試階段。7、8月份會開始試生產。根據計劃,拜騰將為M-Byte量產版在2019年第三季度舉行首發儀式,並在今年年底實現量產投產。


在研發測試方面,拜騰已有100輛M-Byte 工程樣車投入各項測試。其中忙他們剛剛完成了在內蒙古牙克石進行了首次冬季高寒測試。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拜騰M-Byte在牙克石測試


5

高端智能電動SUV這麼多,

能賣好嗎?

拜騰首款車是M-Byte,一款高端智能電動SUV,價格30萬起。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戴雷對媒體答疑


戴雷說,拜騰會堅持這一價格承諾和目標。“但最初上市的時候會從高配、中配開始,在合適的時間再推出入門版本。”

他介紹,M-Byte提供不同的選擇,包括72kw/95kw,400km/520km,兩驅/四驅,所以會有一定的價格區間。“高配的車一定會超過40萬,當然我們跟一汽的合作在成本控制上提供了非常關鍵的支持。”

量產在即,拜騰的銷售準備工作也在推進。

拜騰已經成立了中國銷售公司,並與10多家合作伙伴在30多個城市簽署備忘錄。繼今年1月開放了拜騰全球首家品牌體驗店——上海拜騰空間後,第二家拜騰空間計劃於2019年中在重慶開業,其他城市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相繼投入運營。

在新造車勢力當中,拜騰是最早將產品定位於高端智能SUV的,銷售價格在30萬起。近兩年,新造車勢力不斷湧入,很多也都定位於造高端SUV。拜騰如何能賣好?

戴雷回應說,這個產品定位還是非常正確的。多家品牌都推出這樣的車型,也說明大家是認可、看好這個市場。


具體到競爭,戴雷說,拜騰有非常核心的競爭力,一個是品質和安全性。戴雷認為,拜騰自主開發的底盤、獨立懸架設計、鋼鋁混合車身、高標準建設的工廠等等,將保證拜騰產品的品質。


第二是設計。“M-Byte有一些非常獨特的設計優勢,我們第一次讓用戶看外觀設計時,大家猜測拜騰是多少價位的產品,80%的用戶認為是五六十萬。所以從外觀設計來說,大家認為這是真正的高端產品。”


在智能方面,戴雷也認為拜騰有優勢。戴雷及其同事列舉的例證包括,具備L3級別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需通過升級實現);多維人機交互,同樣可以不斷升級;48寸全面屏,以及和兩外兩塊屏實現三屏互動;基於硬件的軟件定製開發,包括專門為大屏體驗開發的地圖,語音識別等。

6

畢福康事件對拜騰影響有多大?

一家公司的前董事長離開,加入另一家公司,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是互聯網創業企業,這往往意味著內鬥和分崩離析。

不過,新創造車企業,和其他行業的創業企業,其實有非常大的不同。

造車是巨大資源的整合,也是複雜的系統,既需要有造車老手做基礎,又要有創新思維容納新產品理念、運營理念和營銷方式,還要有巨大的資金支持、政府支持。創始人在其中,要扮演定戰略,協調各方,驅動團隊的角色。

回顧拜騰的誕生,最早源自於和諧汽車、騰訊和富士康的三大股東聯盟。一開始,三家成立的是和諧富騰,後來分成愛車(即後來的愛馳)和拜騰。在騰訊和富士康退出,和諧汽車繼續支持拜騰。

和諧集團董事長馮長革,在拜騰汽車還是FMC的時候,即為創始人兼聯席董事長。拜騰的創始團隊,包括畢福康和戴雷,都是馮長革招募而來。在拜騰早期,我們基本看不到畢福康的身影。戴雷往往作為頭面人物出現。

拜騰回應五大疑問,如何看畢福康事件對拜騰的影響?

馮長革在拜騰發佈會上


另外,在新創造車勢力中,拜騰獲得了多方分外“偏愛”。“共和國長子”一汽屈身投資,並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動力電池界老大寧德時代也有投資。南京市地方國資入股拜騰……這顯示出拜騰在整合資源上的巨大能量。

誰在其中扮演了主導角色?是畢福康?是馮長革?還是戴雷?或是其他什麼人?

我個人覺得,在拜騰的戰略資源整合過程中,恐怕股東的作用更大。團隊更大程度上是執行產品定義、研發、生產、營銷。這當然也很重要,但如果資本、資質、政府支持等條件不具備,一切無從談起。

其實不僅是拜騰,如今大多數的新創造車企業,站在前臺的創始團隊都更像職業經理人。少數人,像李斌、李想、何小鵬這樣此前創業成功、擁有幾十億百億身家,在新創企業中,還可能以自己的投入佔據相對大股東的地位。其他來自車企的高管創業,即便數十年高薪,身家也不會太高,對於動輒100億估值的公司,哪怕採取了股權和投票權分離的模式,也很難具備完全的掌控力。因為股東除了出錢,還經常幫企業搞資質、土地、工廠、供應商等等。

職業經理人掌舵已經是汽車企業的常見現象,在福特、豐田、保時捷、奔馳這些老牌企業,都經歷了創始家族讓出大權,聘用職業經理人的過程。董事會的監督、高薪和股權期權機制設計,也能讓掌舵的職業經理人發揮最大作用,甚至生成戈恩這樣沙皇式的人物。不過對於新創企業,職業經理人掌舵,可能就動力略顯不足。

回到拜騰,誰是大BOSS?畢福康恐怕不是。搭建最核心創業團隊、併為拜騰抓來一手好牌的人,應該還在。

丁清芬對於團隊的變動問題補充說,今年年初,拜騰已經做了高層結構的調整。“這樣一個調整其實是所有核心股東高度認可和支持的。”關於畢福康,“我們有一個非常核心的股東,明確地跟戴雷博士發微信說,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都一定支持拜騰,把拜騰的事情做下去,並且一定要讓拜騰走好。地方政府也一直幫我們籌集各種資金還有補貼的支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