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一耕:有口福(小小說)

社會百態||舒一耕:有口福(小小說)

有口福~舒一耕

  青山鄉梨子村有一個人五十多歲的人叫王艾曾,因他以前在村裡當主任時,喜歡到村民家裡噌吃噌喝,因此大家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王老噌”。

  這梨子村不大,全村也就幾十戶人家,而且比較分散,山上山下的都有。王老噌當村主任的時候,這地方比較貧窮,開發旅遊也開發不到這山溝裡來,也沒有其他的經濟項目,王老噌這村官也落得個清閒,就是誰家有點婆媳不和、兄弟間鬧糾紛等事他幫著調解一下,當然每次事情平息下來,請他喝頓酒是很正常的事。王老噌自此嚐到了甜頭,所以以後他打聽到誰家來了客人了,就裝作閒溜達的樣兒,揹著手來到了人家裡,看人家正在喝酒,就笑眯眯地說:“你看,俗話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咱就是有口福,本來不想喝的,偏巧就碰上了。”好賴他也是村裡的領導,人家雖然心裡不情願,但愛著他是村主任的面子,表面還得熱情地請他入座。他也不客氣地一屁股坐下了,坐下之後,他還說:“你們喝,其實我在家吃過飯了。”別人端酒杯時,剛開始他也是略微表示一下,可是三兩酒下肚,他就肆無忌憚地喝開了,常常喝得一塌糊塗。

  自從王老噌被他的侄子拱下臺後,他再想噌吃噌喝就不那麼容易了,村民們見了他也愛答不理的,有時打聽到人家有酒場,剛一進門,見人家失去了以前的熱情,就覺得心裡不舒服,甚至有幾次人家連讓都不讓,他只好連杯水能喝不上就灰溜溜地出來了。

  後來他又想到個噌酒的辦法,就是給人說媒,現在說媒也不好說了,年輕人都是自己談戀愛了,他說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等老大難。這天他給村裡的王大欄說了一個對象,女方叫小菊,腿略有殘疾,是離此地三十里的西山上的一戶人家。王老噌跑了幾趟腿,混了幾頓酒喝,終於說得差不離了。這天他去商量著訂婚的事兒,可是到了女方家,見小菊一家人對他不象以前熱情了,他磨了一下午的嘴皮子,眼看著天都黑下來,女方對訂婚的事一直沒有表態,按說也該是吃飯的時候,王老噌一看人家也沒有管飯的意思,就有點沉不住氣了。就問小菊的母親:“嫂子,你們到底是同意不同意啊,就表個態,同意咱們就準備訂婚。”

  這時小菊的母親說話了:“他大叔,既然你這麼問了,俺就實說了吧,你把那個什麼王大欄吹得天花亂墜,俺只問你一句,他是不是犯有癲癇病?你別不承認,俺都打聽過了!”

  王老噌一聽,知道這事露餡了,他想解釋一下,可是人家哪有還有聽他解釋的意思,結果他連頓飯也沒混上,就灰溜溜地往回趕。

  王老噌趁著月色淺一腳深一腳地往家趕,此時他早已餓得飢腸咕嚕了,因為他已經一天沒吃飯了,就在他爬上一座山坡時,忽然從前方飄來一陣酒餚的香味,王老噌象飢餓的狼遇見獵物一樣嚥了口吐沫,他四下裡看了看,前方的山坡上有一個小棚子,裡面亮著燈光,那酒香就是從那裡邊飄來的。王老噌感到有些奇怪,因為他白天路過時還見這山上什麼都沒有的,這是什麼時候有了這房子的?

  進去看看再說,既然那香味是從裡面出來的,肯定有人,說不定還能噌上一頓呢。想到這裡他加快了腳步,不一會兒就聽到小屋裡傳出的喧鬧聲,他仔細一聽,好像是猜拳行令的聲音,他走近一看,果然是幾個人在裡面熱鬧地喝酒。

  裡面也聽到了外面有聲音,從裡面出來一個年輕人,見王老噌站在門口,就非常熱情地把王老噌往裡請,王老噌看到裡面有七八個人喝得正帶勁,見王老噌站到面前,都很驚訝,這時年輕人笑著對眾人說:“這是路過的一位客人,我們邀請他來做客吧!”見眾人沒做聲,年輕人就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王老噌,王老噌面對著一桌美味佳餚,拿起筷子剛想把面前的一個塊雞腿來夾起來,就見對面一個長相怪異的老頭走到他的面前,拽著他的胳膊出了門。

  王老噌正感到莫名其妙的時候,那位老漢說:“這位老兄,見你是個實在人,實不相瞞,我們幾個都不是陽間的人,剛才見令郎把你領進屋,怕他有害於你,特此相告,你還是快跑吧!”

  王老噌一聽,看著老漢怪異的笑容,一陣頭皮發乍,心想怪不得這裡憑空添了坐小屋呢,原來是遇見鬼了,想到這裡他倉皇而逃。

  王老噌回到家後,受了驚嚇,在床上躺了六七天,睜眼閉眼都說遇見了鬼。這天他覺著好點了,就拄著柺杖走出了家門,來到村西頭的小道上溜達,太陽快要落山的時候,從前面過來幾個人,走進一看,王老噌嚇得丟下柺杖要跑,原來他看到的正是那天晚上遇到的那幾個人,大白天遇見了鬼,他能不跑嗎?

  後來那個老漢追上了他,笑著告訴他實情。原來他們是一群伐木工,那天晚上剛從外地到此落腳,晚上喝酒喝得正濃的時候,才發現酒桶裡的酒已經不多了,他們都是大酒量,正在為酒不夠而犯愁,沒想到王老噌又去了,多了一張嘴就更不能盡興了,為此他才編了個謊話騙他的。老漢說完,又開始狡黠地笑了起來。

  王老噌一聽,病一下子好了,嘆息道:哎,我咋沒了口福了呢!

作者簡介:舒一耕,本名鮑紅星,1969年10月出生,山東淄博人,自199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文字見於《解放軍報》《脊樑》《四川文學》《前衛文學》《椰城》《金山》《民間文學》《故事會》《大海洋詩刊》《幼兒詩苑》等海內外多種報刊,出版有個人作品專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