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湖時代”到“錢塘江時代”,看杭州金融產業如何潑墨繪藍圖!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錢塘自古繁華,杭州一直就是中國最重要財富的集聚地。近年來,杭州持續快速發展,201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3509億元,人均GDP已達2118美元。而金融業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 2018年杭州實現金融服務業增加值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8.8%。

杭州,已經從西湖時代大步邁入錢塘江時代。城市重心的轉移使得杭州金融中心也隨之發生轉移。錢塘江兩岸逐漸集聚了一大批金融機構,業態也從較為單一的銀行變為更為多元的綜合金融,券商、保險、期貨、擔保等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落點在錢塘江邊。

“五鎮一灣”,推動金融產業集聚整合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在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中,杭州實現了金融產業從小到大,金融服務功能從單一走向多元,金融資源配置從全省走向全國的跨越。目前,杭州已形成以“五鎮一灣”為代表的多層次、多梯度、協同發展的新金融產業空間佈局體系,重點打造“錢塘江金融港灣”,進一步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金融與創業創新、金融與生態環境的融合。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鎮、運河財富小鎮、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湘湖金融小鎮、黃公望金融小鎮為代表的多個差異化創新金融小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目前,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定位為私募(對沖)基金小鎮,重點引進私募股權投資、私募證券期貨基金、量化投資基金、對沖基金等機構,成為資本聚集小鎮;運河財富小鎮定位為非銀金融集聚小鎮,重點發展小微金融和財富管理,並創新發展PPP項目交易平臺和文化產權交易平臺;西溪谷互聯網金融小鎮包括西溪谷和雲棲小鎮,定位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示範小鎮,依託阿里雲大數據和雲計算平臺,重點發展創業風險投資、量化投資基金、程序化交易基金、互聯網資產管理機構、互聯網理財平臺等。

這些小鎮百花齊放、錯位發展,共同打造杭州金融“新圖景”。

科技創新,金融產業重點突出舉措有力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全力建設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和全國新金融創新中心,是杭州繼提出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目標後,又放的“新大招”。

信息經濟是金融科技的立身之本,“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在杭州已經深入人心。智慧交通、共享醫療、互聯網金融……一系列新產業的蓬勃發展,不斷提升著杭州各領域的“互聯網+”應用水平。相關數據統計,2018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3356億元,增長15%。伴隨著數字應用持續深入,電子商務、物聯網、信息安全、雲計算與大數據等相關高新科技產業快速發展,全年增加值增幅分別達17.5%、21.0%、20.6%和16.5%。

接下來就像周江勇書記所說,杭州將瞄準科技前沿,大力實施重大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專項,推動之江實驗室、西湖大學、阿里達摩院等創新平臺建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網絡數據安全、集成電路等領域,形成一批重大的原始創新成果,為金融科技持續高水平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藍圖已繪就,平添更多期待,杭州打造國際金融科技中心指日可待。

人才支撐,杭州金融產業蓬勃發展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目前,杭州正朝著建設國際金融科技中心的目標穩步前進,不斷鞏固環境,吸引人才,完善配套。杭州人才淨流入率居全國第一,落戶杭州的人才中,90%以上集中在信息軟件、金融服務等高端產業,這都說明杭州金融產業特別是金融科技方面正在蓬勃發展。

比如全國首個政校合作金融科技孵化基地浙大 AIF(江干)產研中心,在結合自身特色為“港灣聯盟”專家庫組建提供支持的同時,還發揮自身優勢對金融科技類企業統籌引導,精準服務。

此外,杭州市出臺了一次性獎勵資助、配比獎勵、購(租)辦公用房補貼等政策優惠條件,力度非常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入駐,給企業引進人才提供了資金騰挪空間;通過放寬落戶政策,給予人才諸如落戶、子女入學、住房等優惠政策及福利保障,吸引人才來杭州;引進國際化人才,在杭外國人才可享受七項出入境便利政策,包括申請在華永久居留、出入境簽證、居留許可、口岸簽證等與北上廣深同樣的出入境便利政策等。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往期推薦(點擊即閱)

金融行業丨WorldFirst之後,會是誰?

解密杭州錢塘江金融港灣!

杭州躋身七大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看杭州金融产业如何泼墨绘蓝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