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多種輔料貼裝,如何“化繁為簡”?

中國生產出了全球90%的手機,然而在整個生產製造過程中,從前工序、組裝、測試到後段包裝的智能化改造空間還非常巨大。針對手機小批量多品種高頻率的特點,改造需滿足高柔性化,每一條生產線、每一臺設備都需要隨著生產節奏,實現快速換線、工裝、夾具、軟件系統等。

隨著手機制造技術的不斷提升,手機在組裝段,所要貼合的輔料種類也越來越多,屏蔽罩、泡棉、散熱硅膠片、絕緣PI、標籤……

手機多種輔料貼裝,如何“化繁為簡”?

手機生產主要輔料一覽(網絡圖)

從效率、成本因素考慮,一臺自動輔料貼裝設備往往需要兼顧完成多項貼裝工藝,此時機器人的柔性化特點正好能夠充分展現。

眾為興根據客戶需求,在輔料貼裝的實施方案中,配備了眾為興FR5215吊裝式SCARA機器人,其結構精巧靈活,特別適合在狹小的工況環境下作業,其重複定位精度達到±0.01mm,最大負載5KG。

手機多種輔料貼裝,如何“化繁為簡”?

眾為興FR5215吊裝式SCARA及AVS視覺系統

FR5215能快速拾取輔料並通過眾為興AVS視覺系統進行位置和角度糾偏,準確地將輔料貼付在基板指定的位置上。幾乎只需要調整夾具就能切換工藝。

手機多種輔料貼裝,如何“化繁為簡”?

眾為興AVS視覺系統操作界面

我們來看看,在一個具體項目中,需要貼6個不同的輔料,支持卷料、盤料和片料等多種來料方式。要完成手機方寸之間無誤差貼裝,重點保證對精度、下壓力等技術要求。比如,

● 貼前置攝像頭泡棉,工藝要求精度±0.05mm;

● CPU屏蔽罩,四角無倒角,需要精度±0.05mm,整個下壓按照使用機器人完成;

● 同時,屏幕後還存在異性、方形料貼標,工藝要求下壓力<5N。

項目實施結果

1、 貼8個物料18s內完成,過程為保證精度和下壓力,最終節奏22s完成。

2、6個吸頭導致最終負載比較重,負載最終大約2kg。

3、採用J2軸相機+下相機定位方式,機器人具備完善視覺標定方式,最終達到±0.05mm的精度要求。

4、物料顏色不同,對光源要求比較高,最終使用三色光源。

5、 物料大小差距較大,影響了相機和鏡頭選型,對相機像素要求高,鏡頭選擇同樣經過了數次更換,最終兼容了不同物料且保證所有物料識別定位精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