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卸下父母這個身份,也只是個普通人

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也只是个普通人

大學時做過一段時間家教,教的是位一年級的小男孩。

剛接手的時候,他的前任家教老師給我傳授“經驗”,小男孩家長工作忙,沒時間陪他寫作業,你只需要監督他寫完作業就可以。

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小孩子屬於老師口中那種“聰明但不用功的學生”,對於逃避寫作業,他能想出一百萬種理由:

老師,我想上廁所;老師,我想喝水;老師,我能不能等下再寫這個……

某次監督他寫作業時,小孩的爸爸走進來,難得地陪兒子寫了會兒作業。但圍觀了半天,發現自己兒子低著頭不是在算數,而是在睡覺。

還沒等我提醒小孩,家長直接怒從中來,對孩子拳打腳踢,邊打邊罵:

“老子每天辛苦供你吃供你喝,你就給我這樣學?”

“我怎麼生了你怎麼個廢物!”

“還學不學?學不學!”

被打的小孩邊護住自己邊哭喊著說

“爸爸別打了,爸爸我學,我學”

在一旁還沒反應過來的我目瞪口呆,人生第一次認識到,原來還有這種家長,對孩子一言不合就開罵/打,而背後的原因,僅僅因為孩子的表現沒達到家長的預期

4月17日晚十點,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17歲男孩從車裡下來,衝向橋邊護欄,用5秒鐘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也只是个普通人

身後的母親緊跟孩子腳步,但還是反應不及,沒追上要跳橋的孩子。

親眼目睹孩子從眼前跳下去後,母親雙膝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不斷用手錘擊地面。

孩子結束生命的理由很簡單。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遭遇到了批評以後,母親將其接回家,在路上,母親情緒無法控制地批評了他,誰知男孩打開車門從橋邊跳了下去。

五秒鐘的時間,沒有任何猶豫,他完全沒有給母親任何反悔的機會。

事後,網上出現了部分批判男孩的言論:

“現在的小孩心理素質太差了吧”

“現在的小孩就是被寵的太過了,打不得罵不得”

這部分批評孩子的聲音,我猜大部分來源於家長吧。

經常被父母“教育”的孩子,是能夠理解這位孩子的。

有位網友甚至直言:

其實他做的事,是我從小到大一直都想做的,只是沒有勇氣。每次我爸罵完我,我都想直接自殺一了百了。每次過馬路看到疾行的車輛,都想立刻衝出去被撞死,但是還是懦弱,也許這個孩子只是受夠了。

知乎上曾經有人問:被父母罵得想自殺是種什麼體驗?

有個回答是,在我傷心難過得哭到虛脫的時候,父母卻看著我說「發什麼神經」,除了絕望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

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也只是个普通人

在多數中國式家庭裡,太多的父母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把孩子作為自己的附庸品,認為即使是指責和打罵孩子,也是出於“想要把他教的更好”

而在教育孩子這點上,很多父母沿襲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傳統觀念,用自認為很好的“打壓式”教育,一根根拔掉孩子身上的逆鱗。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開始,都在按照父母設定的路線行走,但凡孩子出現一點父母期盼以外的情況,都是“不爭氣”的表現。此時,父母就會行使“教育”的權利。

“你怎麼這麼不爭氣?”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你就是這麼浪費我的錢的?”

“我千辛萬苦供你讀書難道是為了我嗎?”

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們用自認為正確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教育”孩子,教育的方式無非那麼幾種,“打是親,罵是愛”,反正都是“為你好”

父母卸下父母这个身份,也只是个普通人

“我把你生下來,千辛萬苦把你養大,連教育你的權利都沒有嗎?”

以前看過一部電影——《找到你》,從影院出來,我給一位困擾在家庭關係中的朋友強烈推薦了這部電影。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女性在當今社會上如何平衡職場與家庭的關係,但裡面有句臺詞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我覺得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是在用別人的生命來完整自己。”

很多孩子從生下來開始,就被灌輸的觀念就是,父母生養你很不容易,即使父母做錯了事情,也都是出於愛你。

但實際上,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愛,不過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而已。在生育孩子之前,家長們並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願不願意來到這個世上,願不願意和父母一同成長。

相反,是孩子的到來滿足大人們作為家長及逃避輿論的需要,也是他們帶領著父母一起成長,讓他們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快樂。

當父母卸下父母這一身份,他們也只是個普通人而已。可是又有多少大人,正試圖利用“父母”的身份,綁架孩子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