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影視形象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看過《三國演義》的小夥伴們肯定都知道趙雲。有很多小夥伴們都是這位名將的忠實粉絲。沒錯,趙雲憑藉高超的武藝和帥氣的外表,再加上動漫、遊戲、影視劇的瘋狂美化,成為一代人心目中的“常勝將軍”,更有甚者,竟然把趙雲譽為“白龍將軍”。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動漫形象

“常勝將軍”趙雲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今天我們就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先簡單介紹一下趙雲: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氏,原為公孫瓚帳下的將領,曾經在劉備支援陶謙對抗曹操的時候,作為公孫瓚借給劉備的人初露鋒芒。公孫瓚被袁紹消滅以後,趙雲走投無路,投奔了劉備,從此在劉備帳下效力,立下了汗馬功勞,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封趙雲為翎軍將軍。後來劉禪又封趙雲為徵南將軍、鎮東將軍,永昌亭侯等職位、爵位。後來趙雲跟隨諸葛亮出兵伐魏。直到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去世。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劉備影視形象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趙雲和小說裡面差多少呢?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趙雲武藝的過度誇大。趙雲的武藝在小說裡面是毋庸置疑的,當然在正史上也不是很差,雖然沒有小說裡面長坂坡七進七出那麼勇猛,但是對付普通的將領還是過硬的。但是個人看來,趙雲的武功和呂布、關羽相比還是差一截。因為不知道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關羽平時不怎麼殺人,但是一出手就要殺名將,無論是早期威震十八路諸侯的華雄,還是河北上將顏良文丑,還是曹操的愛將蔡陽、車胄,一把青龍偃月刀,為關羽刷足了戰績。趙雲呢?小說裡面七進七出長坂坡,殺的都是二流的武將,關鍵是小說並不可靠啊。再者晚年趙雲隨諸葛亮北伐,殺韓德父子五人,不好意思,也是小說裡面的……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關羽 動漫形象

第二,趙雲的韜略不足。自古“兵在精而不在多,將在謀而不在勇”,一名武將,有“萬夫不當之勇”自然是極好的,但不是說有了高超的武藝就等於完美了。歷史上有勇無謀的武將比比皆是,呂布、顏良、文丑就是三國裡面的典型,對於這樣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武將,評價一般都是“匹夫之勇,一戰而擒之”。不知道細心的你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在小說裡面還是歷史上,趙雲行軍作戰基本上都是依靠諸葛亮的“錦囊妙計”,好像沒有錦囊妙計,趙雲就不會打仗一樣。這說明了什麼?趙雲的智謀可能是一般般,因為我們經常見到關羽獨自統兵作戰(如襄樊戰役)、張飛獨自統兵作戰(如入川作戰,智擒嚴顏、連敗張郃)、馬超獨自統兵作戰(如大敗曹操,迫使曹操割須棄袍)、黃忠統兵作戰(定軍山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趙雲獨自率領一支人馬去發動一次戰役的時候很少,而且也不是什麼大規模的戰役,給人們留下的印象並不深刻,可見這就從側面反映趙雲的韜略不足啊,至少不是他的長處。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馬超 動漫形象

第三,趙雲的功勞一般。我想一說趙雲的功勞,你一定如數家珍,什麼兩次救阿斗、什麼單騎救主,正如前面所說的,那都是小說裡面的趙雲啊,歷史上的故事往往沒有那麼精彩。就拿人們津津樂道的長坂坡七進七出來說,根據正史的記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下荊州,劉琮投降,劉備敗逃,劉備的妻子兒女混亂之中失散了,是趙雲將劉備的兒子劉禪救了出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沒有《三國演義》裡面趙雲七進七出的精彩描寫,甚至都沒寫趙雲救阿斗是經歷了多麼一場慘烈的戰鬥,或許真的是路邊撿的也有可能……再說夷陵之戰,劉備被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而逃,根據小說的記載是趙雲及時趕到,秒殺了東吳的名將朱然,單騎退追兵。但是正史的記載是劉備退到了白帝城以後,吳軍就沒有再追趕,自動撤退了,趙雲雖然來增援了,根本就沒見過一個吳國士兵。或許趙雲真的是沒有什麼出色的大功勞,而只有苦勞吧……要不然也不會在劉備封關羽、黃忠、馬超、張飛分別為前後左右四大將軍的時候,只給了趙雲一個“翎軍將軍”的雜號將軍,甚至還不如魏延的鎮北將軍高。

談談三國——還原一個真實的“常山趙子龍”

趙雲 三國殺形象

綜上所述,百戰百勝、天下無敵的常山趙子龍,或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厲害,只不過是多虧了小說家的杜撰和精彩的描寫,才讓趙雲樹立了一個百戰百勝的常勝將軍的形象吧。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和觀點呢?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