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貸款,什麼樣的徵信會被秒拒?


申請貸款,什麼樣的徵信會被秒拒?


前段時間,有網友發文稱,現在提取公積金也要查徵信。關於徵信這一話題,隨著貸款業務的井噴式增長,辨別貸款人的個人情況尤為必要。


申請貸款,什麼樣的徵信會被秒拒?


徵信是經濟狀況體檢報告

徵信,其實就是個人經濟狀況的體檢報告——貸款機構(銀行、小貸公司等)據此判斷是否給你貸款、貸款額度多少、及貸款費用情況(信用好費用就低,否則費用就高)。

徵信系統主要為了回答三個問題:你是誰?你有能力還款嗎?你願意還款嗎?

徵信系統會詳細記錄你的姓名、性別、年齡、婚否、居住地址、工作單位等基本信息,以此判定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是在向查詢主體(銀行、小貸等貸款機構)描述“你是誰”。

其次,徵信系統還會詳細記錄你的負債情況——負債額度、借貸機構、貸款時間、借款年限等,比如:你有沒房貸、車貸及貸款額度,信用卡授信額度及已使用額度,最近6個月平均還款金額等,這是在向查詢主體描述你的負債情況、評估你的還款能力。

徵信系統中,還會詳細記錄你的借款、還款情況——是否按時還款、有沒有拖欠情況、拖欠金額、次數、時長等,這是向查詢主體描述你的還款意願,證明你是不是個講信用的人。

貸款機構的風控體系,及其貸前考察的具體措施,主要是圍繞這三點來進行的:

1、為什麼公務員、事業單位員工容易貸款呢?因為這樣的人工作收入穩定,相對來說違約成本高、違約意願低、更願意如期歸還本息。

2、為什麼工資高、銀行流水額度大、有房產做抵押的人,更容易貸款呢?因為還款能力強啊。

3、為什麼經常使用信用卡、有借有還經常跟銀行發生些聯繫的人,更容易貸款呢?因為良好的還款記錄,說明是個講信用的人啊。

懂得借款渠道的先後順序

現在市面上的貸款渠道越來越多——傳統的銀行、信用社、網貸平臺(主要是銀行、小貸公司)、小貸公司、信託……很多人弄不清他們使用的先後順序,一般是逮著哪個是哪個、哪個方便用哪個,其後果不僅掏多了費用、用低了額度,更重要的是破壞了徵信系統,影響今後的再次融資。

借貸渠道的選擇上,遵循怎樣的先後順序呢?

在借貸的選擇上,因為房貸的緣故,所以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銀行貸款。而銀行的借貸成本,相對其他借貸方式來說是較低的、額度最高的、使用期限最長的,利息經常打折、額度幾十萬、上百萬、期限最長30年,所以難怪大家都說房貸是給公民發的福利。

接下來可以考慮網貸平臺。比如百度有錢花,它相較於傳統借款渠道來說最大優勢是申請、提款便捷——只要有部智能手機,下載個APP,申請、提款、還款都可以在手機上操作,更重要的一般都是按日計息、隨用隨借、隨有隨還、沒有罰息,非常適合短期資金拆借,比如你信用卡還款日到了,可還沒到發薪日,就可以短拆幾天,費用雖高些,但因使用時間短完全可以承受。百度有錢花的日利息也就萬分之四左右。

最後的選擇是小貸公司、消費金融。他們的缺點是金額小、費用高、使用期限短,一般是從銀行、正規網貸平臺貸不到錢、才會做此選擇。也因此,短期內在小貸公司有過貸款記錄、或有未歸還欠款的話,銀行會認為申請人特別缺錢、且還款能力有問題。

珍愛信用,不必恐慌徵信

目前以央行徵信和百行徵信兩個系統為主。前者的數據來源於各商業銀行、信用社、接入的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央行也是這些機構的管理上級;後者的數據主要來源於其八大股東——阿里、騰訊、平安等平臺的消費、金融數據等,包括淘寶、京東、微信、支付寶、QQ、平安保險、ofo、摩拜共享單車等,也許你發現了:百行徵信是以互聯網數據抓取為主。

是的,隨著今後接入徵信的數據越來越多——物業費、通訊費、交通費、學位學歷、車房等資產信息……,在系統面前你將成為一個透明人:對你的評價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準,從而會給你一個更合理的信用額度。壞處是你將沒有隱私,好處是會讓優秀的你信用分更高、更易貸款、更易找工作、更易生意往來、更易脫穎而出。

所以珍愛信用,不必恐慌徵信,它只會讓失信的人露出原型、讓守信的人活得更好,讓良幣驅逐劣幣,淨化環境。貸款機構對貸款申請人審核雖藉助徵信記錄,但其標準也是人為制定的,會根據現實情況的變化而不斷做出調整——當發現某小貸公司記錄實際上為消費信貸額度、並不能說明貸款申請人還款能力差時,必定會忽略這一記錄。所以,本文開頭出現的註銷信貸消費功能既不理智、也沒有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