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巴黎聖母院的一場火災讓《刺客信條:大革命》和開發這款遊戲的Ubisoft 育碧公司走入了公眾視線。

近日,法國遊戲公司育碧宣佈將捐獻50萬歐元用於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同時表示在未來的一週時間內,將為所有有意前往巴黎聖母院表示哀悼的玩家,在PC端免費開放《刺客信條:大革命》遊戲。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一家遊戲公司為什麼會對巴黎聖母院這麼上心?據悉,育碧在製作這款遊戲的時候,設計師花了兩年時間研習巴黎聖母院的構造,除了內部部分涉及版權的設施外,近乎是以1:1重現了巴黎聖母院的外觀,甚至是每一塊石頭。

也因此這款遊戲在火災發生後,沒有任何促銷的情況下,就衝入了steam熱銷榜首頁。而對於在周內已經購買的用戶,育碧表示全額退款。

在一大波感謝育碧的聲音之下,也有不少玩家表示,有錢不如修下服務器。育碧,是一家充滿bug的遊戲公司,存活的方式清奇,卻擁有一批骨灰級粉絲。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無BUG,不育碧


對於遊戲來說,一般會在遊戲難度上折磨玩家體現自己的逼格,但是育碧偏偏要靠滿身的bug考驗玩家。

《孤島驚魂:原始殺戮》沒有中文字幕。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刺客信條:大革命》中,人臉說沒就沒。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在其大力推廣的多人遊戲《彩虹六號:革命》中,發生的串颱風波,防守方和進攻方的語音系統混在一起,直接實現對面交流的神操作。

育碧的服務器被玩家稱之為“土豆服務器”,這個梗源於,在2000年一位名為佛瑞德·懷特的狂人創造了一臺5個土豆作為動力的Web服務器,每秒鐘只能處理0.2個頁面請求。沒錯,育碧的服務器毛病多,丟包,延遲,永遠登錄不上的Uplay......

在王牌遊戲《彩虹六號:革命》中,每次破門而入,就是最卡的時候,你能感覺到玩家的絕望嗎?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被逼著往前走的遊戲公司


“Ubisoft 育碧”是由吉爾莫特五兄弟一起成立的遊戲公司,Ubisoft是英文單詞ubiquitous的縮寫,寄託了對產品能無處不在的憧憬。

育碧最初是做遊戲代理,之後自己研發遊戲,是一家“天才”公司。1989年,育碧在雜誌上舉辦了有獎編程大賽,吸引到了一個叫Michel Ancel(米歇爾·安塞爾)的天才少年,於是有了後來的《雷曼》,一共開發了三代,賣掉了超高2000萬份的拷貝,讓全歐洲人記住了育碧。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1996年,育碧又鎖定了美國的軍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以一系列反恐間諜題材小說為基礎,創作電子遊戲,最著名的是《彩虹六號:圍攻》。據有關媒體報道,這款遊戲反恐間諜的情節精準度,曾引起過有關部門的關注;憑著對這部遊戲的收購,育碧成功打入了北美市場。

育碧的作品多少帶著“天才”色彩,不論是《彩虹六號:圍攻》中最棒的動畫系統,先進的戰術團隊理念,還是《刺客信條》系列中對於場景長達幾年的細緻還原,刻畫,讓遊戲充滿了藝術性。

但是同樣這也是一家極具法國色彩的公司,散漫又隨性。遊戲為玩家“設置”了各種bug,常年不在線的服務器,逼走了不少玩家,也曾把自己逼到了生死線。直到2015年,被傳媒巨頭維旺迪盯上,企圖發動“閃電戰”進行惡意收購。


為什麼一家充滿bug的公司卻擁有骨灰級粉絲?


維旺迪是一家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的公司,當年發行了《半條命》的雪樂山在被收購後,不停的拆散重組,最終被解散。維旺迪只注重利益,對於遊戲的品質,創新毫不關心,一貫的做法是收購一款遊戲,不停地出後續版本圈錢,直到被玩爛,然後拋棄。

育碧在這場收購中,讓玩家看到了作為遊戲公司的調性。育碧公開指出維旺迪把遊戲公司作為生產流水線產品的賺錢機器,如果維旺迪收購育碧,將破壞公司創作遊戲的根基。

一方面,育碧通過發放員工股份的方式對抗維旺迪;另一方面,在收購危機出現後,育碧才被逼出了開發效率,接連推出了《刺客信條:起源》、《看門狗2》以及《光之子》、《世界大戰:勇敢之心》等獨立佳作。

最終這場收購,在騰訊的出手下最終獲救。育碧就是這麼一家被逼著向前走的公司,卻擁有著骨灰級的粉絲;它充滿著bug,但是這bug中也蘊含著其對於遊戲打磨的精良,

在國產遊戲中放一堵空氣牆就能解決的場景,育碧偏偏進行逼真的物理建模。

育碧的發展是矛盾的,能一路存活下來,在於對用戶的忠誠和對遊戲的打磨,在遊戲的戰場上,終究用戶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