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被“禁止公映”的電影

在2000年,彼時的高圓圓只有21歲,她參與出演了王小帥導演的《十七歲的單車》,很多觀眾或許並沒有很熟悉這部作品,因為當時這部電影是被禁止公映的。官方給出的解釋是:因為該部影片沒有送審就直接參展了柏林電影節。發行方這種無理越級的方式,讓這部作品最終流產。

後來的2001年,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上,該部影片獲得了“銀熊獎評審團大獎”。

2004年,又再次送審並獲得通過,又在七年後的2011年,在第38屆臺灣電影節上拿獎拿到手軟。當年青澀的高圓圓,在影片中,或許還沒有那麼受人關注。但在影片中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柏林電影節官網,獲獎記錄

影片講述了由一輛單車所引發的兩段故事,一邊是進程打工的農村男孩小貴(崔林 飾),努力送快遞掙錢只是為了攢夠600塊錢而去買下那輛他特別喜歡的單車,這兩單車是快遞公司借給他送快遞用的,他是多想據為己有。然而就當他快攢夠600塊錢的時候,這輛銀色的單車被偷了。

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小貴、小堅和單車

另一邊,一個貧寒的城市裡的孩子小堅(李濱 飾),偷偷地拿了家裡的錢,在二手市場買下了這輛單車。由此兩個毫不相干的少年由此發生了交際。而高圓圓則在劇中飾演了一位青澀的、幾近完美的女性形象。是小堅憑著單車,努力追來的女朋友。

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小堅和瀟瀟

高圓圓飾演的完美女性形象

高圓圓所飾演的瀟瀟,在影片中有不少戲份。導演王小帥賦予了影片中的她幾近完美的外形,不是現在所謂“女神”形象,而是青澀到幾乎是每個少年的理想型女友。

高圓圓(瀟瀟)的第一次出場,雖然不施粉黛,但留著短短的頭髮她,配以黑色的制服裙和白色的襯衫,襯衫之上還有一個紅色的領結。她緩緩地從地上站起身,略羞澀地對小堅說:“我的車鏈子掉了”。如此清純、動人,甚至讓觀影者都怦然心動。

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高圓圓所飾演的瀟瀟

這一幅畫面的定格,相信在很多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心裡被美好定格。

高圓圓飾演的瀟瀟就好像是王小帥導演自己臆想出來的一個完美女性。在她身上所蘊含的、所寄託的對於青春中美好事物的象徵,或許也正是王小帥想要表達的。這也讓後來,小堅與瀟瀟的分手更加地讓人感慨與無奈,青春中自有留不住的美好。

高圓圓當年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一個被臆想的完美女性形象

兩位少年和瀟瀟

這樣幾近完美的女性形象,甚至對於高圓圓本人而言,在某一時期內都造成了角色上的束縛,即使很多年之後,說起高圓圓,很多觀眾心裡還是清純美好的藝術形象為主,很難一下子接受她的轉變。從飾演若惜公主到飾演周芷若,都是如此。

或許我們很少知道這部當年高圓圓參與的、一度被“禁止公映”的電影,也容易忘了她所飾演的那個幾乎是王小帥臆想出來的、青春中的完美女生形象。整部影片或許也是在表達一種成長的隱痛和不同身份層次間的碰撞,高圓圓飾演的瀟瀟是如此,那輛單車其實也是如此的象徵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