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2018年的天津,風雨飄搖:GDP擠水分,經濟增速排名倒數;環保限產令,鋼鐵產能縮水50%;海河英才計劃,以政策補丁收場;樓市轉冷,土地政策徹底轉向……

小北試圖用三對概念闡述對天津發展現狀和發展機會的思考。

土地財政與債務危機:瘋狂賣地的背後是什麼?

小陽春行情下,天津房地產市場和土地市場兩頭火熱。

2019年一季度,天津土地市場成交57宗地塊,成交金額415億,成交面積414萬平方米,總價和麵積均位列全國第一。2018年全年土地市場成交額961億,今年一季度就完成了去年的近一半成交額,上一次天津如此瘋狂還是2016年。究其原因,還是開發商看到了天津市場已經低迷7、8個月了(從海河英才落戶計劃釋放的一波行情開始計算),政府土地的出讓價格也不高,於是紛紛出手,形成了熱門地塊多家搶食的場面。

其實,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天津的瘋狂賣地。

樓市火熱的時候,天津土地放量就行了。2018年天津樓市冷淡的時候,也為賣地做過各種努力。比如三價聯控,拍地時規定好銷售最高限價,甚至通過板塊限價標準倒推制訂土地出讓掛牌價(當然前提是算好利潤),同時將土地出讓權下放,可以先出讓後報備,出現了西青區攜地南下杭州招商的現象。比如在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大大壓縮,節省46個工作日,讓開發商買了地年底就能開出來。對於天津來說,土地財政是解決日漸擴張的債務危機的一劑止痛藥。


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天津濱海新區快速發展的十年,也是天津政府債務快速增加的十年。2017年天津政府債餘額總計3424億元,狹義債務率(政府債餘額/財政總收入)為 84%,位於全國中等水平,低於債務率警戒線100%,看起來好像問題不大。而實際上天津大量債務是通過城投平臺借的,2017年天津城投債餘額為4587億元,廣義債務率((政府債餘額+城投債餘額)/財政總收入)196%,位於全國第三位。

實際上天津的債務危機根源在於過去的政策扶持+高投資+高負債的經濟發展模式,土地財政治標不治本,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高度上去。

北漂與天津學區房:落戶政策真帶來了人口嗎

海河英才落戶計劃發佈後,一夜之間30萬人下載天津公安APP,而這30萬人,預計大部分是在京落戶無望的人口。究其原因,是北漂為享受大城市的公共服務配套,是北漂看中了天津的學區房,在無法在北京落戶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根據天津政府公開的數字,海河英才就已經完成落戶人口13萬。

但是落戶政策真的為天津帶來了人口嗎?

截至到2018年12月,天津全市常住人口1559.60萬人,淨流入0.78萬,實際上落戶人口轉化為為天津貢獻GDP的生產力並不多。可以看出天津教育、醫療和基礎設施配套有人買賬,但是天津的產業沒有人買賬。對於北漂而言,有北京的產業優勢,有天津的公共服務優勢,落戶而不入津是一個兩全其美的選擇。


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近期國務院發佈《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城區常住人口100萬—300萬的Ⅱ型大城市應當全面取消落戶限制;城區常住人口300萬—500萬的Ⅰ型大城市應當放開放寬落戶條件,取消重點群體落戶限制。對於天津來說,海河英才計劃尚未發揮威力,戶籍制度就已經開始崩潰,在搶人大戰中,天津並沒有佔到什麼優勢。2018年常住人口增加最快的10個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西安、杭州、成都、重慶、鄭州、佛山、長沙和寧波,天津2018年人口增長僅0.2%。

用一句話概括,搶人大戰,天津沒有贏;沒有產業,天津不可能真正的引來人口。

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政治週期與經濟轉型:產業升級還有機會嗎?

有人說,中國的政治週期是十年。過去的十年,天津得到了國家的垂青,濱海新區快速發展了十年。2005年,濱海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戰略開發區,大量的優惠政策開始傾斜,大量的資金資源開始傾斜。濱海新區也不負眾望,創造了“天津速度”,但是濱海新區的模式依然是傳統的北方經濟模式:政策扶持+高投入+高負債。甚至有人說天津是第二個東北,不僅模式上像,而且未來的發展也像。


小北城研丨天津發展之思:落戶與房價齊飛,人口共產業失色


新的十年,國家戰略重心已經轉移,城市群將更受重視,武漢,重慶,西安、成都等城市將更受重視。只有依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框架下解決產業的問題天津才能夠再次騰飛。當然京津冀三地在行政體制、資源配置等方面存在博弈,在客觀上影響了區域融合和協同發展。小北在京津冀的前世中曾強調歷史上保定和天津存在著潛在的競爭關係,雄安新區的建設推進,勢必會對天津的資源配置帶來一定衝擊。雄安新區的遠期規劃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對人口規模、產業、服務業的容納能力極強,必然會成為承接北京產業和服務業轉移的優選;但另一方面,雄安新區形成活力經濟之後,天津作為出海口的資源優勢又多了腹地,長期來看仍是利好的。畢竟濱海新區實力還在,作為北方的航運中心,屆時天津如何與唐山港、黃驊港等協同聯動也將是一個重要問題。

小北認為,天津還在經歷發展的陣痛期,光有政策是不行的,還要看產業的轉型和與京冀的產業協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