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直接給別人創業機會,人才問題迎刃而解

按語:每天一篇原創文章考驗的是一個人的一致性,你的關注也是我們堅持的動力。人一生都在嚮往遠方,智鵬老師只想陪伴你去到比遠方更遠的地方。

當你直接給別人創業機會,人才問題迎刃而解

現在招聘是一個很難的事情,最近接到了58同城的電話,問我最近招不招人,因為我們7個月沒有更新招聘信息了。不是不想招人,而是因為在58同城真招不到人。因為我發現真正的人才根本不在招聘網站上的,是人才還找不到工作嗎?當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單純的招聘網站其實就應該關門了。

即使通過招聘網站招人,你發現試用一兩個月也不合適,很多人只想掙那點工資。所以逼著智知集商學院改變商業模式,直接給別人創業機會,人才問題迎刃而解,這樣招聘網站賺不了我的錢了。當更多的公司平臺化,從消費市場進入創業市場,招聘網站的商業模式已經毫無價值。

但大量傳統的公司還是必須招人的,只需要改變方法,就可以讓更多的人走入你的公司,這個方法就是改變試用期制度。試用期是招到人後公司常規的做法,是招人的常態。有試用期就有試用期工資。比如一個人走進你的公司,你看他什麼條件都符合公司的需求,符合用人的條件,在完成所有溝通後,你覺得這人不錯,最後你是這樣與他交流的:“趙先生,你的條件都符合我們的需求,你所應聘崗位的工資是10000塊一個月,但是在我們公司有一個三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的工資只有6000塊,你看怎樣?”然後對方就會說:“我考慮考慮。”一週後你給他打電話,他說對不起我已經在其它地方找到工作了。

當你直接給別人創業機會,人才問題迎刃而解

很多人因為試用期工資制度,連被你試用的機會都不會給你。中國老闆普遍是算小賬,不會算大帳,幹活能力一流,吹牛皮一流,算賬的能力三流。試用期為什麼要搞三個月?一個人三天就可以看出所有的能耐,延長的試用期並不能給你帶來真正的價值。這三天你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不停給分配任務,看他能不能拿到結果,這樣你在三天之內就可以決定這個人能否留用。

一個公司實際不需要完全的穩定性,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公司一定要保持一定量的進入和一定量的淘汰,這樣才能保證公司的活力。真正合格的老闆不是看你招了多少人,而是看你開了多少人。企業人員有進有出才有活力,你招不到人員,原有的人就出不去,出不去久了就出現了大量的人手而不是人才。沒有人才的進入,原來的人就沒有緊迫感和危機感,工作效能自然降低。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面試結束前,所有溝通完成,你說:“趙先生,根據你的要求和我們公司對這個崗位的要求,我們覺得你與這個崗位非常匹配,我想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工資待遇,這個崗位的工資是10000元一個月,你覺得可以嗎?”對方嘴角上翹,微微一笑說:“可以,工資高一點低一點沒什麼關係,我要的是一個讓我發揮才華的平臺。”

當你直接給別人創業機會,人才問題迎刃而解

你繼續說:“但是考慮到你剛來我們公司,前三個月對周邊環境不熟悉,吃飯、住宿、交通也不是很方便,與同事之間也需要更多的交流,需要一起吃吃飯,喝喝酒、喝喝茶,開銷可能比較大,我們會在你前三個月的試用期階段,工資待遇在10000元基礎上額外再加3000,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對方會不會覺得,這個非常可以。

人是這樣,你把他的錢照顧好,他的人格就開始變得高尚,如果你不照顧好他的錢,你越看他越醜陋:怎麼那麼計較錢。趙先生會怎麼想?這家公司的老闆不是人,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你繼續問:“請問趙先生什麼時候可以來上班?”他會說:“隨時都可以,我的行李箱都放在前臺的。”於是你讓他到行政人事辦理手續,告訴他從明天起就來上班,並開始計算薪酬。

當你逆向思考,把人性問題想清楚,你就有了快速試用你想要的人才的機會。結果你搞試用期工資,搞了這麼多年沒找到幾個人來試用。

(待續)


想深度瞭解智知集商學院及線下商業演講俱樂部的合作模式請私信智鵬老師。

↓↓往期精彩文章,點擊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