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花子為媳婦買爹

有一個人,叫楊玉峰,在京城做官,人們稱他是八主先王。在京城呆久了,就想回家鄉去轉轉。這一天,他走到一個地方,見路邊有個牌子,上邊寫著“由人不由命”,他覺得挺新鮮,就給翻過來寫上“由命不由人”。

開這個小店的老兩口姓馬,人稱“馬家小店”,老兩口一個閨女,日子過得也算可以。老頭一看,誰把牌子給翻過來了。老太太說:“這是誰幹的?”閨女在旁說:“是你們姑爺。”老頭老太太一聽,嚇了一大跳。心裡話了,這丫頭膽子可不小,還要找人家當官的呢,趕明兒個告訴人,說個要飯花子嚇唬嚇唬她。

世上的事,有時弄假也成真。偏趕上這個小店不遠有個花子房。那天,天刮鼻子刮臉的冷,別人都不出門要飯,就一個姓王的老疙瘩走上了街頭。馬家老兩口聽到門口有要飯的,就對閨女說:“還說當官的男人呢,現在門口來了個要飯的,今天讓你跟。你跟不跟?”

閨女說:“跟就跟。”就夾一個包出了屋。

小店的看院人對要飯的王老疙瘩說:“這小姐被趕出來了,你領她吧?”

王老疙瘩說:“這哪行!”

小姐說:“不行也得行!”

王老疙瘩這是騎毛驢吃豆包——樂顛了餡兒。

小姐問他:“公子,你家在哪兒呀?”

“三村店。”其實就是花子房。

“你幹啥的呀?”

“要飯。”

“這可不是買賣。”

“那俺沒別的能耐。”

小姐領著王老疙瘩,找了一間破草房住下。說:“老爺子活著那陣幹什麼呢?”

王老疙瘩說:“打漁。”

“有沒有漁網啊?有就拿來,咱們也幹這營生。”就這樣,二人就過起了日子,還生了兩個孩子。

於是,王老疙瘩就把老爹過去的漁網找到修好,他也打起了魚,賣了不少錢。這天晚上,小姐做了一個夢。有一個小白鬍子老頭對她說:“一聽霹雷響,萬里買香油。”她覺得這夢有來頭。再說,八主先王楊玉峰第三年又走到這兒了,一訪,訪到了馬小姐和王老疙瘩,也知道她嫁了要飯的是和自己給翻了牌子有關,於是心生一計,就放出風說:“十兩銀子買一個爹。”

縣署來了兩個人,對王老疙瘩說:“王老疙瘩,你也買吧!這是香油……”

他回家就對媳婦學了,那小姐聽了心裡一驚,表面不語。這天早上,她讓丈夫打完魚上集去賣,回來一定買“香油”。王老疙瘩說:“買這幹啥?”妻子說:“你只管買,不要問。”

這天,王老疙瘩揹著魚上了集。一看,集頭上正好一個老頭在那賣香油,別人都不要。他想起媳婦的話,就把魚賣了,不夠十兩銀子,他連漁網也賣了,這才湊夠了十兩,又畫了押,這才領著老頭走。

爺倆往家走,別人都覺得好笑,說啥的也有,王老疙瘩也不在乎。走著走著老頭說:“不行,揹我走吧。”

王老疙瘩就背起了這個爹。

走了一會兒,累了歇歇,再揹著走。

離家不遠了,王老疙瘩說:“爹,你坐這兒等一會兒,我回去讓媳婦出來接你。”

王老疙瘩進了屋,馬小姐問:“買來了嗎?”

“買來了。買來的香油在門口。”

這故事說起來簡直巧了,原來這馬小姐本來不姓馬,姓楊,她從小家窮,老父去京城做官一去不回,她不得不認馬家小店二老為爹孃。她的真名叫楊秀英。

聽說丈夫將“香油”買回來了,楊秀英趕緊迎了出來,一看,門口的石頭上坐著一個老頭。秀英說:“老父在上,受小女一拜。”

八主先王說:“免禮,免禮。”

秀英聽了,心裡一愣,除非皇上才這麼說話。進了屋,老頭又問:“有沒有‘繡龍墩’?”

王老疙瘩以為要板凳呢。趕緊遞了過去,還是楊秀英明白,趕緊把酒罈子遞過去了,心裡也就更明白了。

老頭又問:“有沒有‘掛龍錦’?”

這不明明是說“漁網”嗎?王老疙瘩就找出另一張網,掛上了。

老頭又問:“家裡幾口人?”

“五口。”

“五口?”

“你還有兩個孫子。”這時,兩個孩子進來見過爺爺,跪地磕頭。

老頭說:“叫什麼名字?”

“大的叫梁,二的叫柱。”

“不,”老頭說,“大的叫金梁,二的叫銀柱。”老頭又問:“這地方叫什麼?”

“三村店。”

“不,今後叫‘臥龍莊’!”

這消息一下傳開了,大夥都知道王老疙瘩買了個“香油”。這老頭可不是別人,原來是八主先王。巧的是,敢情這位八主先王正是楊秀英的爹。從此,王老疙瘩買爹的故事就在這一帶傳開了。至今這裡的屯子還叫“臥龍屯”,就因為八主先王來過這裡。

叫花子為媳婦買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