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4月17日上午,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在應縣開幕,本屆交易會為期三天。來自英、美、德、意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名國外客商,300多名國內客商應邀參展。1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陶瓷產品亮相交易會。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開幕式由朔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耳東主持,朔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天茂致辭,朔州市委書記陳振亮宣佈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交易會展區由3500平米的陶瓷展覽館和7000多平米的A、B兩個廣場展區組成,共90多個展位。60家陶瓷企業、6家工業品企業、6家文旅產品企業參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交易會以“展銷結合、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為主題,是打造國家級陶瓷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搭建的新型平臺。交易會期間還將舉辦陶瓷產業推介項目對接懇談會和陶瓷行業論壇,力爭促進朔州陶瓷產業不斷增強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國內外市場,讓朔州陶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朔州陶瓷的發展歷史悠久、特點鮮明。始於西漢,興盛於遼宋,一直綿延賡續,薪火相傳,創造了兼容古老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陶瓷文明。懷仁吳家窯陶瓷開黑釉剔劃花瓷器先河,制瓷工藝歷經歲月洗禮,蘊華千年,是中華民族陶瓷大家庭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奇葩,在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千百年來,以懷仁、應縣為基地的朔州陶瓷產品,通過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銷往世界各地,為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發展、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朔州作為成長型資源型城市,陶瓷產業發展具有三大優勢。一是具有資源優勢。天然原材料富集、能源充足。二是具有政策優勢。市委、市政府不斷完善支持陶瓷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制定引進人才計劃、建設產業園區,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三是具有人才優勢。構建“三晉英才”朔州人才庫,積極籌建朔州陶瓷學院,擁有1.5萬名以上熟練技術工,培養起一批陶瓷工藝美術大師。三大優勢迭加效應日益凸顯,陶瓷產業發展勢頭迅猛。

2019山西·朔州陶瓷產品進出口交易會開幕

目前,朔州陶瓷產業的發展態勢強勁。朔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三大目標”定位,堅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陶瓷產業列為構建“2+7+N”產業格局中的7個新型產業之一,大力推進高端陶瓷和新材料產業,出臺《朔州市促進陶瓷產業做大做強若干措施》,發展高新技術陶瓷和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打造集陶瓷製作、陶瓷經貿、陶瓷科技、陶瓷文化為一體的“大陶瓷”產業格局。截至2018年底,全市擁有陶瓷企業79家,生產線141條,產值達到80億元,有亞洲最大的日用陶瓷單體生產車間。形成日用瓷、工業瓷、建築瓷等1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的生產能力。日用瓷年生產能力達到25億件,產量達23億多件,建築陶瓷年生產能力達到7200萬平方米,其中高檔牆地磚生產能力3300萬平方米,特種陶瓷生產能力2萬噸。產品遠銷東南亞及歐美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長沙、杭州、鄭州等國內大中城市的華聯、沃爾瑪、中百等各大超市成為上架熱銷商品。陶瓷產業合作交流也逐年加大,涉及區域越來越廣,陶瓷產業已經成為朔州外向型經濟發展的窗口,被列為“山西省重點產業集群”之一,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協會聯合評為“中國日用陶瓷生產基地”,千年陶瓷產業在新時代的朔州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活力。2018年提供就業崗位5萬多個,拉動當地增加收入20多億元,新增涉陶涉瓷企業16家。還集聚了一批燃料供應、陶瓷原料、陶瓷機械設備和模具銷售、窯爐設計與安裝服務、耐火材料等上游企業,發展了一批貼花紙、包裝材料、運輸、貿易、市場質量檢驗等下游企業,形成了一條完整的陶瓷產業鏈。陶瓷產業已經成為朔州地區繼煤電產業之後的第三大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