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學習如何拍攝銀河系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不僅如此,這也是你能掌握的最有價值,且相對容易實現的拍攝題材之一。

如果處理得當,天文攝影會產生令人驚歎的結果。這些作品往往會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並且讓人讚歎不已。

對於銀河的拍攝大約需要20%的技術和30%的器材以及50%的準備工作。

我們不僅僅是要知道選擇對應的設置和鏡頭,而更加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在夜晚找到銀河,而不用擔心月亮會沖掉夜空或被雲擋住你的視線。通過本文我們將從器材和對應的設置以及前期準備等多個方面進行詳細的瞭解,以幫助您實現自己獨立拍攝。

拍攝銀河:器材篇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在漆黑的深夜裡拍攝,聽起來會很棘手,但實際上重要的是要確保你準備好了相應的器材。所以在第一部分我們將討論你需要的器材,從相機和鏡頭,一直到其他我們所需要的配件。

對相機的需求: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當你想到銀河時,你可能認為你需要某種專門的銀河拍攝設備。但事實是一個基本的單反相機,就可以讓你得到一些壯觀的照片。

在選擇合適的相機時,有幾件事是你需要了解的。

全畫幅相機是銀河攝影的最佳選擇,因為你避免了“裁切係數”。裁切係數會有效地放大星體,這將使星體的任何運動都更加引人注目,也意味著你必須有更快的快門速度,一般情況下這並不是你想要的。然而,如果你有一個超廣角鏡頭,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你也需要一個高ISO性能的相機,但這對於近些年生產的相機來說問題都不大。一般的單反都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這一點並不需要追求極致,要知道我的全畫幅佳能5D4在ISO3200時也會有噪點出現,但這是可以預料的,你也可以通過相機內的降噪來進一步的改善它。

對鏡頭的需求: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星星真的很遠,所以需要一個長焦鏡頭,這樣就能更好地拍到它們,這是很多人的想法。

實際上這與我們想要的恰恰相反,我們想要一個非常廣的鏡頭(但是我建議儘量避免使用魚眼鏡頭,因為它們會產生非自然的扭曲)。

使用廣角鏡頭的原因是地球會進行自轉運動,假設以我們的地球為參照物,我們的拍攝點相對於地球而言是靜止的,但是星星看起來就像在運動一樣。所以長時間曝光下的星星出現在天空中的不是一個點,它們將看起來像線一樣,如我你的縮放比越大,此移動就越明顯。

所以,基本上,使用較長的鏡頭意味著,在你看到星星移動之前,你能打開快門的時間更少(更長的變焦,更短的快門速度)。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當我們拍攝星星的時候,我們想要儘可能長的快門速度,來獲得足夠的曝光。在這一點我們也提出了使用“500法則”這個法則下文我們將著重進行了解。

在之前也有很多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在拍攝銀河時,我們選擇定焦還是變焦?

答案是,在拍攝銀河或一般天體攝影時,變焦鏡頭和定焦鏡頭都在你的包裡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問題是,哪種焦距最適合你的個人風格,哪種鏡頭更能滿足您對拍攝質量的要求。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現代變焦鏡頭素質已經非常不錯了,完全可以滿足我們對拍攝質量的需求,焦距的變換可以更加容易的滿足我們對構圖的需求,但通常變焦鏡頭光圈都限制在最大光圈F/2.8。由於天文攝影的環境光較小,定焦鏡頭往往具有更大的光圈(如F/1.4、F/1.8、F/2.0)這將允許你使用更短的快門速度和更低的ISO來提高你的拍攝質量。

其他配件需求: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銀河攝影我們往往會選在沒有月光的夜晚。所以,你可以想象我們會在一個非常黑暗的環境。我曾經用手電筒或手機作為光源,但大多數情況下,當我試圖用相機做一些事情時,我需要用嘴叼著手電筒。

但是在頭燈的幫助下,你可以自由地操作光線,當然我還建議您為頭燈加一個紅色濾光片,當你關掉燈後,你的眼睛會更快地適應夜空。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與所有長曝光攝影一樣,您希望儘可能減少運動模糊量,而實際按下快門釋放按鈕拍攝照片時會產生一定的抖動。所以我們通常在拍攝時使用遙控快門或快門線進行拍攝,以實現一個更好的拍攝質量。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當然三腳架是最重要的,你可以使用任何類型的三腳架,但是我不打算在這裡推薦任何具體的東西。

重要的是,它要保持足夠堅固和穩定,這樣風就不會搖晃它,在這裡我們也有一些實用性的小建議。

  1. 你把三腳架伸得越短,它就會越穩定。
  2. 不要把相機放在離地面很近的地方,尤其是在夏天,因為隨著空氣變冷,鏡頭上可能會形成露水,破壞拍攝效果。
  3. 如果你把相機包掛在三腳架的掛鉤上,以增加它的重量提供更加可靠的穩定性,請先確保風不會擺動你的包。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調整三腳架的高度,這樣包的底部會稍微接觸地面,不讓它擺動,但仍然足夠拉動三腳架。

拍攝銀河:設置篇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拍攝星河你需要一種完全不同於任何其他題材的拍攝的方法。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你需要處理夜晚的黑暗,地球的運動以及數百萬公里以外的廣闊主題。

因此,本文第二部分將談到關於你需要拍攝銀河系的相關設置。我們將深入研究快門速度,光圈,ISO和焦點的細節。

這些設置幾乎可用於您將要拍攝的銀河系的每一個鏡頭。掌握這些,你就可以開始面對拍攝了。

光圈設置: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我一直覺得把焦點集中在數百萬公里之外的某一點是一種享受,因為你不需要考慮任何景深,即使你用的是F/1.2這樣的大光圈。

因此,針對於光圈的問題是“我是否有足夠的光線來曝光”。對於銀河攝影,我建議拍攝你使用最大的光圈設置。這將允許最多的光線進入鏡頭,並提供更短的曝光時間或更低的ISO。

如果您正在拍攝一張照片,其中包含了一些前景的畫面,例如上圖。那麼F/2.8就是一個神奇的點。它可以讓足夠多的光線進入鏡頭,同時提供一個足夠深的景深,以獲得前景的焦點。

快門速度設置: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我們可以在相機上設置幾乎無限的曝光時間。但是,你可以曝光的星體時間有一個非常具體的限制。

如果設置的時間太長,星星就會開始在天空中移動,銳利的星體就會產生拖影,甚至在更長的曝時間下出現星軌效果。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幸運的是,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計算出你的最長曝光時間,這就是我們剛剛所提到了的“500”法則

500規則目的是計算出在不捕捉星體運動的情況下拍攝的最長曝光時間。在使用的時候也非常簡單,它是用500除以你使用的鏡頭的焦距。

例如,500除以14mm等於35.7,這意味著35.7秒是你的最大曝光時間。同樣的計算,這次對於24mm鏡頭,結果是20秒。所以你的鏡頭越廣焦距越短,你曝光的時間就越多。

不過有一個小提示,如果你使用的是裁切傳感器相機,那麼較小的傳感器可以有效地放大場景,它通過裁切來實現這一點。

所以如果你用佳能APS-C傳感器相機拍攝,你需要把最後的數字除以1.6的裁切係數。如果你用的是其他品牌的半畫幅,你需要把他除以1.5的裁切係數。

例如,如果你有一個14mm f/2.8鏡頭,但你把它放在佳能的半畫幅相機上,你將用35.7秒除以1.6,得到22.3秒的曝光時間。如果你用尼康半畫幅相機拍攝,你會用35.7秒除以1.5得到23.8秒的曝光時間。

在這裡你只需要記住,取500除以焦距。如果你用的是裁切傳感器相機,把這個數字再除以裁切係數即可。

ISO設置: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與光圈和快門速度不同,ISO的設置沒有任何規則。重要的是要記住,ISO越高,圖像就會越嘈雜。

使用全畫幅相機,你可以很容易地將ISO設置為3200而獲得一個不錯的拍攝質量,如果您是使用半畫幅相機,我建議您將ISO向下調低一檔。

高於這個標準圖像質量將會明顯下降,在這一點上,你最好把它推進到後期製作中去。

對焦設置: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在夜晚想進行準確的對焦通常我們需要使用手動對焦來完成,但是手動對焦無法通過取景器完成,您必須使用實時視圖。

我們需要在單反相機上,將AF開關轉到MF(自動對焦轉手動對焦)或者在無反相機上,在菜單中激活MF,並啟用手動對焦輔助功能(這將自動放大實時視圖以輔助對焦)。

將光圈設置為f2.8或最大光圈,曝光時間設置為15秒,ISO設置為3200,這些設置稍後會更改,但我們可以使用這些設置,以便能夠在實時視圖中查看內容。

使用這些設置,您可能已經在實時視圖中看到了一些星星,這是在單反相機上開啟放大視圖,在無反相機上,如果啟用了MF輔助,它會自動放大給定區域。

一旦放大到實時視圖,你就會看到更多的星星。如果沒有,只需在框架周圍移動尋找更明亮的星星。

這時就可以轉動對焦環,讓畫面中的星星變得更加銳利。

機內長曝光降噪: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這是一個有用但非常耗時的功能。

原理是相機首先進行30秒的常規曝光。一旦拍攝完畢,相機就會關閉快門,再次捕捉30秒的“空白”曝光。然後相機將空白曝光量與原始照片進行比較,識別出數字噪點,然後將其從原始照片中去除。

雖然效果很好,但是這個過程非常耗時,並且會影響你的電池續航。

拍攝銀河:準備篇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想拍攝曼妙的星河,最主要的就是先找到它。

關於如何找到銀河以及它的確切位置,有很多誤解,所以本文第三部分的目的就是要澄清這一點。

銀河什麼時間出現?

我們就生活在銀河系,所以銀河系無處不在,你的上下左右都是銀河系。當然這樣意味著你一年到頭都可以看到銀河系,不管你在世界上的什麼地方,只要是天空晴朗沒有天多的光汙染。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然而,當地球自轉時,銀河系似乎在天空中緩慢移動,看看下面這張照片,拍攝於凌晨1點左右。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把它和這張照片比較一下,這張照片是在凌晨4點拍攝的。

拍攝位置是一樣的,但是,你會注意到銀河系似乎在移動。根據一年中的不同時間以及不同的地點,這些都在不斷的變化。

要想在夜晚看到銀河系,你需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 晴朗的天空意味著天空中沒有云
  • 最小的光汙染一面失去細節
  • 沒有月亮

只有當這三個條件都滿足了,你才能看到曼妙銀河。我之前提到過,這也取決於你在世界上的什麼地方,一年中的什麼時候。

北半球從3月到9月,南半球從9月到3月,是你最佳的拍攝之間。

銀河的位置在哪裡?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能夠在夜空中找到星河是很重要的,找到星河並不難,有種方法可以做到。你可以“作弊”使用應用程序,比如:Star Walk。你所要做的就是把你的手機對準夜空,它就會把星星和你的指南針對準,然後通過VR現再的方式準確地告訴你在看什麼,我們想要拍攝的星河就在天鷹座前端。

瞭解最佳拍攝時間的月相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我在上面提到過,要想看到銀河系,你需要晴朗的天空,沒有月亮,而且幾乎沒有光汙染。

我們都知道如何檢查天氣,找到一個幾乎沒有光汙染的地區不是問題,但瞭解月球的相位要複雜一點。

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想在“完全黑暗”的時候拍攝。那時天空中沒有月亮來沖刷星星。

我用來跟蹤這一點的應用程序叫做Sky Live。

結語

好了,現在你知道如何獲得銀河系的漂亮清晰的照片了。我希望你能得到一些完美的結果,並有與我一樣多的樂趣,當拍攝這令人敬畏的景象。如果你想知道我是如何處理我的銀河系照片的,請在評論中提出要求,如果有足夠的興趣我很樂意分享。

這裡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

深度長文:一篇文章,瞭解關於拍攝銀河的所有“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